,“烏魯木齊”即蒙語“優美的牧場”。那時的迪化還有城牆,站在大十字路口,可以看到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全城人口11萬。1936年,迪化迎來了又一個冬季。街道林木滿樹滿枝凝結寒霜,宛若銀花,千姿百態。

新疆邊防督辦公署邊務處,是在蘇聯的建議和幫助下於1936年上半年建立。邊務處的任務是保證新疆安全,偵察界外敵對勢力。邊務處具有高度的機密性,因而它不在督辦公署八大處之內,而由督辦盛世才兼任處長。邊務處的幹部都由盛世才親自選派。蘇聯派來一位少將顧問和三位上校情報官,還有一位德國籍的無線電專家。

陳培生,中國共產黨黨員轉聯*員,由共產國際和蘇聯派到新疆,原名劉進中,陳培生是其化名。陳培生剛到邊務處,最迫切的是想了解盛世才派任的第一副處長武佐軍。他原以為這人一定是新疆舊軍隊中被盛世才信任的將領,不然怎能取得衛隊團副團長的要職,成為盛在邊務處的代理人呢?如何才能與其協力合作把邊務處業務發展起來?陳培生心中無數,深怕這人也像盛世才那樣冷漠無情,那就很難辦了。可是,當他推開武佐軍辦公室的門,見到這位第一副處長,完全不是料想的那種人。武佐軍是一位年僅二十幾歲的青年。當武知道他就是新到任的第二副處長後,熱情地和他緊緊握手,微笑著表示歡迎。武謙虛地說自己對軍事情報一竅不通,望多多指教,隨即簡單介紹了自己的經歷。武佐軍是吉林青年學生,九一八事變後熱血滿腔地參加了抗日學生軍,失利後隨軍撤入蘇聯,輾轉來到新疆。武的自述,給陳培生這樣一個印象,武政治上是抗日的,對蘇聯是友好的,作風上謙虛謹慎。

陳培生和武佐軍共事後,凡他的建議武都誠心誠意支援。武沒有官場上流行的那種“客氣”,嘴裡一套心裡一套,他有多數青年人所具有的稚氣。可能因為陳培生從莫斯科來,年齡也較大,武很尊重陳。在這樣的環境裡,陳自以為是的老毛病有所抬頭,但武從不介意。他倆相處真誠友好,從沒發生過任何不快。

陳培生得知紅四方面軍一部約兩萬餘人,在甘肅境內渡過黃河,向河西走廊挺進。紅軍進入河西遭到馬家軍和蔣介石軍隊的前截後堵,戰況十分激烈。邊務處應做些什麼?陳培生心中無數,急切地等待著盛世才的指示。邊務處把蒐集到的有關河西戰事的訊息多次向盛報告,盛不動聲色,只是指示說:“加強哈密和星星峽的界外偵察!”

陳培生不便過多地談論此事,對紅軍西進表面上也裝著漠不關心的樣子,但在家裡,他和在邊務處總電臺工作的妻子張魯絲做著各種猜測。張魯絲說:“我們能在新疆見到革命隊伍中的親人,那將是革命生涯中最愉快的事!”由於他們夫妻長期在敵區做地下工作,始終還沒有見到過紅軍。紅軍西進,對他們夫婦來說是一個猜不透的謎。因為當時新疆還沒有中國共產黨的代表機關,公開的或秘密的都沒有,所以這一疑問得不到黨組織的回答。盛世才對紅軍西進一直保持沉默,蘇聯顧問也推說不了解中國紅軍西渡黃河的意圖,不願談論此事。。 最好的txt下載網

《西路軍》 西路軍左支隊進駐迪化(2)

他們夫婦私下估計,紅軍一定能消滅馬家軍,把河西建成一個鞏固的根據地。這樣,新疆東邊省界的安全就有保障,紅軍和新疆軍隊就會結成友好關係,互相支援。紅軍是一支鋼鐵鑄成的部隊,具有戰勝蔣介石軍隊的豐富經驗,所以打垮馬家軍不成問題。他們以樂觀態度,日夜盼望著河西的勝利捷報。但國民黨報紙和電臺極力宣傳,“紅軍在河西遭到了巨大損失,紅軍軍長也在前線犧牲了”。他倆當然不相信敵人的宣傳,但紅軍勝利的訊息始終盼不來。

這時,突然聽到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蔣介石在西安被張學良和楊虎城抓起來了。西安事變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