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兵敗推倒種伯伯身上,才導致種伯伯中途致仕回鄉。”(未完待續。)
ps: 求推薦,求月票。。。
第四百一十四章 奇貨可居
种師道搖搖頭道:“此次兵敗,老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奇對這些事可是非常敏感,他可是一直將改變靖康之變作為自己的使命,當然,就如今的狀況而言,這也就是他一廂情願罷了,歷史並沒有因為他的到來而發生任何的改變,金軍依然是勢如破竹,而宋軍依然還是兵敗如山。問道:“種公,此話何解?”
种師道嘆了口氣,道:“我軍此次兵敗,其因有三,其一,我軍太過輕敵,雖然出兵之際,遼國已是強弩之末,但是戰力依然優勝我軍,再加上他們佔盡地利,絕不可小覷,而我軍卻未做足準備,貿然進攻,焉有不敗之理;其二,將兵不相協調,此次前去的大多數乃是西北將領,而當時所用之兵卻又是河朔之兵,想那河朔之兵,比起當初的龍衛軍,有過之而不及,又長年沒有打過戰,而我大宋之精銳西北軍又未來。那些西北將領對當地地勢不清楚,又對遼軍騎兵的突擊戰法不熟悉,還是沿用打西夏的戰法,焉能取勝。其三,當時我軍以招降為主,以為十萬大軍往城前一站,遼軍就會出來投降,故此,有軍令不得向遼國釋放一箭一矢,否則軍法處置,可是兩軍交戰,焉能不殺人,此舉無疑使我軍陷入了被動,以致後來,遼兵打了過來,我軍卻………。”
說到此處,种師道一聲哀嘆,心中很是憂慮,雖然伐遼尚未結束,但是他知道已是凶多吉少。
日。又來這一招?md。敢情我華夏從古自今都有sm的習慣呀。這前兩條,李奇倒也不是很氣憤,畢竟大宋就是這麼一個國情,但是聽到這最後一條,他不由得又想起了甲午戰爭,心中怒氣倍增。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已沒機會再動,這擺明的就是在玩自己啊。打戰自然是去打別人,豈非是送上去給人打。
趙菁燕見种師道落寞的表情,心中很是難受,道:“種伯伯,你用不著難過,我想童貫等人絕非遼人的對手。那時皇上必會想起種伯伯的忠告的。”
暴汗!你把希望寄託在皇上身上?那你還不如寄託在馬橋身上了,把他師父請出來,訓練出十萬個馬橋來,嘿嘿,那絕對是一路橫掃。李奇對於趙菁燕的這說法,一笑置之。
种師道搖搖頭道:“其實此次出征,本就是一次錯誤決定。老夫還記得當時遼國使臣在童太尉帳外那幾聲哭喊,實在是令人嘆惜啊。”
這麼動人?李奇好奇道:“他喊了啥?”
种師道嘆道:“方才燕兒說,我軍沒有慘敗。是老夫用以巨棍防之,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遼軍並不想與我軍鬧僵,所以他們也沒有用全力去阻擊我軍。戰後,遼軍派使臣來我軍帳中求和,希望我大宋能助他們抵禦金國,但是童太尉根本聽不進去。那遼國使臣又懇求我軍退兵,保持中立,童太尉這次不但沒有聽進去。還將其轟出帳外,那遼國使臣深知遼國經不起大宋和金國的夾擊,急的在帳外哭喊‘宋遼兩國,百年交好,盟約誓書,字字俱在,爾能欺國,不能欺天’。”
李奇一笑,道:“種公,我不明白了,這有什麼好嘆惜的,就這話,我也會說呀,就是沒他說的那麼整齊,四個字一句,他無非也就是為他遼國著想。”
种師道臉一板,道:“豈有此理,鄰家遭強盜搶劫,我等不去救助,反而夥同強盜一起打劫,這理到哪裡也說不過去呀,此絕非正義之師所為。”
“鄰居家遭人搶劫,那肯定得去救啊,再怎麼說咱們同為大宋子民,應當相互救助。”李奇說著,話鋒一轉,道:“但是咱們如今面對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而且咱們燕雲十六州還被遼國霸佔著,想我太宗皇帝以來,屢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