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荒野,於是帶了回來、妥善照顧。

如今撿回來的孩子,已經有三百多個了,其中又以女孩子居多,晉玉娘經常去看望,教她們讀書識字、分辨藥材,以後好有一技之長可以生存。

秦鋒則帶了十幾名親兵,出城視察開荒的情況,項玄武陪同前往。

經過一年多的治理,無定河的水患已經減輕了許多,並在上游挖了一條長渠,將河水引到了白城子,為城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長渠兩側的荒地,全都開發出來了,種植著小麥、粟米、棉花……等農作物。

還有幾百畝最肥沃的良田,專門用來種植紅薯。

時值五月,正是紅薯移栽的時間,農夫們將在地窖裡培育的幼苗取出來,小心栽種到已經起好壟的田地中,澆水、鬆土、施肥……照顧的極為精細。

而在忙碌的人群中,秦鋒還見到了一個熟人:張存孟!

沒錯,就是曾經的陝北三大流寇首領之一,人送綽號‘不沾泥’的張存孟,正半蹲在田間,手持一個水瓢,小心翼翼的為紅薯苗澆水!

當初剿滅三大流寇之後,普通流寇全部赦免無罪,而後分發口糧、衣服、耕田、農具……安置在了各州、縣,令其安居樂業。

流寇中的大小頭目們,卻不敢這樣安置,生怕他們登高一呼、再次聚眾造反,那就糟糕了。

當時有人提議:將這些大小頭目們聚集起來,全部坑殺之,就可以免除後患了。

秦鋒沒有同意,而是將這些人弄到了白城子,安置起來。

來到白城子之後,這些大小頭目們和普通農夫一樣,挖渠、開荒、耕種……養活自己和家人,除了不能隨意離開白城子,其餘方面不受什麼限制。

目前看來,效果良好!

……

視察田地的同時,秦鋒和項玄武交談起來。

“項千總,現在開出多少荒地了,莊稼收成如何?”

“回大人的話,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白城子周圍共計開墾了四萬八千八百二十二畝田地,種植的小麥、粟米、棉花去年都獲得了豐收,只有紅薯收成不佳,還請大人責罰!”

“呵呵,紅薯剛剛來到西北,難免有點水土不服,產量不佳是正常,不必自責!”

紅薯這種農作物,易活、耐旱、耐貧瘠不假,可從溫暖的江南水鄉,一下子移栽到西北苦寒之地,難免有點水土不服,第一年產量不高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不要緊,只要多種植上幾代,就能慢慢適應西北的土地和氣候了,產量自然會提高起來,而後大面積推廣種植,就能很大程度上解決饑荒問題了。

至於項玄武,留守白城子期間,招募流民、挖渠引水、開墾荒地、訓練新兵……每件事都盡心盡力,做的妥妥當當。

因此上,雖然項玄武沒有隨軍出征,在戰場上立下功勞,但留守之功同樣不可忽視,秦鋒已經上書三邊總督府,請求提拔其官職了。

視察完了田地,秦鋒返回將軍府中,將韓山君、董天豹、項玄武、馬勇、馬武、耗子……等人叫來,商議目前最大的事情——擴軍!

天威軍現在的編制是:四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輜重營、一哨工兵、一哨炮兵、一哨親兵、一哨特種兵,合稱一標,花名冊上是四千人,實則有八千人。

因為屢立戰功,朝廷已經准許天威軍擴充兩標人馬,也就是說,花名冊上的人數、可以增加到一萬兩千人。

而秦鋒按照老規矩,準備多擴充一倍,也就是兩萬四千人。

一下子擴充這麼多兵力,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大量的錢糧、兵器、馬匹、兵員。

錢糧方面不用愁,上次去山西,坑了八大晉商不少錢糧,又劫了一支走私商隊,繳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