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水源,導致了瘟疫在華夏大地肆虐,結果在這期間,死於瘟疫的人比死於戰亂的人要多多了,所以會出現一個州有幾十萬人就會被人家稱為大州的現象。不過太史慈來到這時代以後;歷史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由於自己在青州餓崛起;在黃巾軍最迅猛的青州改編了很多的黃巾軍;而且還注意衛生情況,所以瘟疫在這時代根本未橫行;又因為戰亂的大量減少和青州的富裕;自己所處的三國時代的人口很歷史上完全不同。
就拿自己所在的青州來說,人口過百萬並非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宗教勢力在這時代對自己的影響並不大。不過五斗米教在漢中的崛起卻和歷史上別無二致。
可是,自己卻對這個宗教組織全無瞭解,在兵法上這可是大忌啊。現在是和平時期,張繡大軍因為自己在長安示弱的圖謀所以現在和漢中處於僵持階段,沒有大的戰鬥發生。但是不管怎麼說,漢中和長安現在還處於敵對關係,自己今晚會見地使者中就沒有漢中的使者張松。
這時期正是大家陰謀詭計、勾心鬥角的時候,這般敵人,明的不行,當然要來暗的,馬騰的女兒就是其中之一。而且一直以來,漢中和馬騰的關係緊密……
一想到這裡,太史慈登時驚出了一身冷汗,更加坐立不安起來。幾乎可以肯定文芳的說法。
想到這裡。太史慈看向文芳,虛心請教道:“敢問文芳姑娘,這個五斗米教是怎麼回事?”
恆範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文芳肅容道:“這事情還要從頭說起。那要從我大漢的文藝與思想地根本談起。”
太史慈和桓範對視一眼,沒有想到這文芳這麼有見地,說起話來,,居然是高屋建瓴。只見文芳款款道:“我大漢自建朝以來,無論是宮殿建築、繪畫藝術、文士思想無不以春秋戰國時代的大學者鄒葕的‘五德終始說’為根本,先皇光武帝便自稱為奉天承運,受土德以興,故此,上有所好,下有所效。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又或是地方豪強,最津津樂道地事情莫過於談論‘天人感應’和‘五德終始’,文士之間的清談之風近年來更是愈演愈烈。當然,這還和主上的新‘五德終始說’的大放異彩有關。現在談論新‘五德終始說’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剛才徐子將先生在外面便在為達官貴人們闡發新‘五德終始說’。”太史慈和桓範立時對這文芳刮目相看;區區數語之間便道清了東漢的學術思想特點。這份本領只怕學術大家也不外如此吧。
同時太史慈也才知道管寧為何把自己研究出來的學問叫做新五德終始說;因為管寧根本就是受五行術數學說很深的人,反倒是自己這後來人。在這時代才另類的很。
想想也是;歷史上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士之間那種說玄道妙的清談不可能是突然從石頭縫裡蹦出來地神物;那一定要有一個前因後果。只是沒有想到,這清談的根源居然和三國時代分裂的種子一樣,在東漢建朝的時候便已經形成了。
不過這種清談未必不是好事,若是說古中國還有“思想解放”和“文藝復興”的話,那麼一定是就是這個時期了,各種言論和思想異彩紛呈,大放異彩。
自己以後建朝之後。一定要把這種風氣保持下去。當然,光是坐在那裡空口說白話的弊端是絕對不要地。畢竟青州強調腳踏實地。
至於說這麼做會否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太史慈卻有絕對的信心保證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要知道新“五德終始說”地本質是在探討人類的本質需要,以及在這種本質需要下要採用何種生產製度和政治制度的學說。這種學說本身就在一直不停地進化中,把一切有益的思想都收為己用,根本不會固步自封,而且極為強調實踐性,不合時宜的東西都是堅決摒棄的。
這一點和現代政治經濟制度很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