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眾人聞言不愕,敵人居然運來了弓箭,難道是要攻城嗎?j明明知道沒有獲勝的希望居然還要做這種無用功,實在是不可思議。
太史慈揮了揮手,要那名士兵下去,看向眾人,沉聲道:“大家有什麼想法?”許褚大咧咧道:“周瑜這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若是他還沒有嘗夠我們守城的功夫,那便讓他再來領教,哼!今次定要讓他損兵折將到肉疼。”
徐康卻搖頭道:“仲康將軍此言差矣,周瑜是那種人嗎?明明知道吃力不討好他還要再試一次。依我看這個周瑜定然是另有所圖。”
許褚這些天一戰都沒有打,心中當然憋悶,聞言悶聲道:“都是你們說的有理,我看是你們怕了周瑜,所以才變得縛手縛腳。”太史慈瞪了許褚一眼,後者立刻噤若寒蟬,不再說話。
參軍梁畿好笑地看了一眼許褚,然後才對太史慈恭聲道:“主上不是說我們根本不必在乎對方做什麼嗎?只要巴川在我們手中就好了。”
梁畿僅僅是隨意一說,太史慈和徐康聽了卻全身一顫,彷彿明白過來了什麼。
徐康看向太史慈,神色凝重道:“難道這是周瑜的穩軍之計?”太史慈臉色變得陰晴不定,緩緩點頭道:“看樣子是了。”梁畿有點詫異道:“穩軍之計?這怎麼可能?”
太史慈點了點頭道:“但事實正是如此。事實上有一件事情被我們猜到了,就是周瑜此次出兵地真實目的。所以才會被周瑜擺了一道。”徐康苦笑道:“主上說的有理,荊州軍地確不想漢中落入到我們的手中,要知道荊州軍不是益州軍,他們地利益根本不同。若是東川可以掌握到自己的手中,荊州軍還會客氣什麼?現在益州軍的勢力範圍擺明了在西川一帶,這個時候正好是荊州軍搶奪東川地最好時機,若是可以趕走我們。東川落入到荊州軍的手中,益州也不好意思向荊州討要,而且他們還要合作,劉備和龐統還是要忍讓的。但是巴川城距離漢中很近,周瑜即便是攻下了這裡,最後還是要讓給龐統和劉備,所以說,周瑜根本就是沒有必要在此多做糾纏。”在徐康的話聽得眾人一驚,太史慈點頭道:“正是如此。還是梁畿剛才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巴川城的確不能丟,可是現在這種情況和巴川城丟了又會有什麼區別?我們現在和外界已經失去了聯絡,根本無法行動,益州軍和荊州軍可以隨意地行動,我們的初衷是在這裡起到一個牽制的作用,可是按照現在的架式看,反倒是我們被牽制在了這裡。失去了作用。”
徐康點頭道:“地確如此,主上和仲康將軍都是衝鋒陷陣的好手,現在只能留在城中,實在是失去了作用。:頓了一頓,徐康又道:“所以我說城外的荊州軍實在沒有多少人,周瑜的大軍早就離開了這裡。去參加爭奪漢中的戰鬥去了,我們只是被周瑜迷惑在了這裡,免得在後面騷擾。妨礙他和孫策全力攻打漢中。”太史慈點頭說道:“這件事情我其實早就應該想到,漢中和城固兩地互成犄角之勢。孫策孤軍深入,無論攻擊哪裡都不妥當,而且文和算無遺策,周瑜又怎麼會放心孫策和加詡對敵呢?而且東川對荊州軍異常重要,廖立的大軍還要奪取這裡,荊州軍若是可以奪下城固,前後夾擊沮授大軍,截斷我軍的後路,那對荊州均十分有利,故此周瑜一定率領大軍離開了這裡。”
眾人恍然,徹底明白了敵人的意圖。太史慈眼中目光閃動,冷哼道:“好一個周瑜,千算萬算,還是被你算到了。”
頓了一頓,太史慈聲音越發地冷了下來道:“文和一定是發現了其中的秘密,所以才沒有採取任何地行動,因為他若是派來援軍的話,人數多了,對自己防守漢中不利,若是派的人數少了只會令我們越發地疑神疑鬼,所以索性不做任何事情,等待周瑜的後招,文和認為我定然可以識破周瑜的計策,今天看來,文和還是技高一籌,抻對了這一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