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難怪我佛家這麼多年來起起落落,精髓卻無一例外一直都掌握在那些苦行僧手上。”
奇功金剛訣擅守不擅攻,這是所有修習金剛訣的前輩高人留下的切身體會。
可現在呢?炎鋒僅憑一招五靈劍典中的金劍,就輕而易舉打破了這一定律,金劍配合金剛訣第二層的金行,功法相通,五行相通,配合使用,金剛訣不擅攻的最大弊端便已消失。
奇功金剛訣在鼎天教存放了這麼多年,教內無數高手日以繼夜地不斷參研,可為什麼偏偏唯有炎鋒這個外人,不僅僥倖參破了金剛訣的修煉捷徑,而且還能解決金剛訣的最大弊端?
根骨資質?鼎天教數百上千萬教眾,難道就找不出一個適合修煉金剛訣的人?
更何況,炎鋒的資質根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連炎鋒都能將金剛訣修煉到今天這一步,他們鼎天教天才無數,憑什麼就做不到?
悟性?炎鋒的悟性或許真的相當高,但僅憑悟性又有什麼用?
若不是在邊境戰場上被至尊金頂所困,炎鋒還指不定什麼時候才能發現修煉金剛訣的捷徑。
而若非機緣巧合發現了五靈劍典,炎鋒悟性再高,也不可能自創一門絕學,恰好能夠彌補金剛訣的弊端吧?
由此可見,悟性固然重要,可他們鼎天教錯就錯在不該閉門造車,要不然,人人都如炎鋒這般,發現金剛訣的修煉捷徑還不是遲早的事情?
至於金剛訣不擅攻的弊端,他們縱然沒有炎鋒的運氣,發現不了五靈劍典,但只要有心尋訪,而不是躲在教中閉關苦修,想必總能發現其他類似的絕學,同樣能彌補金剛訣的弊端。
炎鋒看著感慨頗深的光頭和尚,佛家的起落跟他無關,不過關於‘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這句話,他卻有點不敢苟同:“前輩,凡事不可一概而論。不說別人,就說我們炎家,我們幾個兄弟在十六歲之前就只能待在雁城帥府,日日鑽研各種學問。”
“當年,我也跟前輩同樣的看法,閉門造車能有什麼用?還不如讓我們兄弟真刀真槍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或許這樣還能學到更多的東西,總比待在家裡對著一堆書籍管用。”
“但直到出府後我才慢慢明白,學到用時方恨少。閉門造車固然不對,可若是沒有小時候那些年的苦心鑽研,別說‘行千里路’,離開雁城,我就很可能會寸步難行。”
巨象城那場保衛戰,東苑城鄒家的生意經等等,這些東西書本典籍固然是幫不上大忙。
可羽冠先生高落塵的戰略戰術並不簡單,若非小時候就曾通讀過一些文獻典籍,他縱然身在局中,如果連看都看不懂,又怎麼可能在不干擾高落塵戰略的前提下自由行動,並獲得斬獲敵國大將的莫大功勞?
毫無疑問,‘行千里路’固然是好事,但‘讀萬卷書’也是必須,這應該叫‘磨刀不誤砍柴工’。
儘管炎鋒年紀小,但光頭和尚並沒有覺得炎鋒自恃託大,修為境界的差距足以說明一切,由不得他不服,沉默了片刻之後,他若有所悟地躬身行禮。
炎鋒一驚,連忙轉身回禮,眼見這裡事情了結,他剛準備跟上大家的腳步,卻見光頭和尚突然面色大變,隨即似乎發現了什麼,對他慘笑了一聲:“沒想到,到頭來還是逃不過去了。小施主,多保重!”
話才說完,一團紫色火焰突然從光頭和尚體內冒出,當著炎鋒的面,瞬間就將光頭和尚吞沒,眨眼間,地面上就只剩下一點殘餘的紫色火星。
眼睜睜看著光頭和尚在自己面前被活活燒成灰燼,炎鋒怔住了好一會兒,隨後沉著臉朝天梯上看去,緊了緊拳頭:“不管你到底是誰,為什麼要找我,這件事我記下了!”
他不過就是跟光頭和尚交流了一番修煉金剛訣的心得體會罷了,可誰曾想,只是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