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會難受的。”
吳三桂問:“依先生之見,我該怎麼做?”
汪士榮說:“你捐多少錢都可以,但你得允許其他漢人捐資修墳!”
吳三桂奇怪地問道:“先生不是說雲貴之民眾早已對苛捐雜稅深惡痛絕了麼?”
汪士榮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吳三桂問:“這其中有什麼不同?”
汪士榮說:“平西王以苛捐雜稅盤剝民眾,其錢財是落入平西王私人之囊。恕我直言,民眾大多對平西王有怨恨之心,又怎麼會願意讓你盤剝呢?而捐資修墳便不同了!一是因為民眾的感情寄託於此,自己不出些錢物便於心不安;二是因為民眾大多對大清之統治心有怨恨,自己捐資修永曆帝之墳,在心理上能找到一些平衡。”
吳三桂問:“怎麼能找到平衡呢?”
汪士榮說:“因為永曆帝是他們的希望所在呀!也是清廷的對手呀!”
吳三桂覺得這些東西實在難以理解,同時也認為沒有弄懂的必要,便問:“一切依先生,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汪士榮說:“一是讓我成立一家民間機構,專管捐資修墳之事;二是平西王帶頭捐一定數量的資,不可太多,亦不可太少。”
吳三桂覺得奇怪,便問:“為何不可太多,亦不可太少呢?”
汪士榮說:“太多了,其他人無法跟隨,會拉開平西王與民眾之距離;太少了,民眾又會認為平西王對於修墳之事不夠誠心。”
吳三桂說:“一切照先生意見辦,便是!”
汪士榮說:“你暫捐白銀百兩看看,若修墳資金有缺口,平西王再捐。”
吳三桂點點頭。
於是,汪士榮離開藩王府,到民間訪人。經過數日之奔波,汪士榮找到幾個德高望重之人擔任修墳委員會理事。幾個老人一聽為永曆帝修墳都異常高興,但他們又擔心平西王會為難他們。當得知汪士榮也是受命於平西王時,大家對平西王的怨恨便都沒有了,心裡只是莫名其妙的激動。他們彷彿覺得某一種日子又要到來,對前途又有了美妙的憧憬。
透過商議,大家一致推選趙老為理事長,而錢老、孫老、李老均為副理事長,汪士榮只管錢。然後,由汪士榮起草,大家一起抄錄,寫出了幾張內容一樣的安民告示:
漢人們:
大明之皇帝永曆帝已長眠於荒草野外之中數載,至今仍是黃土一抔,令我等漢人子孫無顏於天下。我等為了讓永曆帝之靈位有定所,讓我漢人子孫情感有寄託之處,精神有景仰之所,故倡議為永曆帝修墳。望有錢者出錢,有力者出力。獻出你的愛心,使我們的情感擁有棲息之地。
永曆帝修墳委員會。
此告示在昆明城內貼出之後,昆明城內立即為之轟動。平民百姓更是奔走相告,彷彿又看到了什麼希望。
但也有人惴惴不安,他們不是不想捐資修墳。為永曆帝修墳不是一人得到好處的事,而是千千萬萬的漢人都能得到好處的,誰會不願出錢呢?他們感到害怕的是不知平西王吳三桂抱什麼態度。因為他們知道,若是吳三桂反對的話,他們縱使有極大的熱情也是無用。
於是,修墳委員會又將平西王吳三桂捐資百兩之事透露出來,民眾之心頓時放下,昆明城內頓時出現捐資修墳的高潮。
短短的幾天之內,修墳委員會竟收到白銀四萬兩,還有各種祭品,香、線錢等財物。同時,還有數百名精壯勞力來到修墳委員會請求為修墳之事出把力。
看到堆積如山的錢物,看到慷慨激昂的人們,修墳委員會幾個老人頓時激動萬分,老淚縱橫。
接下來之事便是找墳。
當地人告訴他們:當年是在草萍驛將永曆帝處決的,現在要找到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