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液壓器的進出油口,設一個由軟體控制的微型電機來控制進出油口的大小,以達到控制減震力度和減震杆滑動距離的目的。

如果有一個力突然加到液壓桿上,那麼我們應該適當地加大出油口,然後待液壓桿下行一段距離的時候又慢慢地減少出油囗,這樣就能很好地化解這個突然施加的力。

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突然急剎車,或者車子經過凹凸特別大的地段。如果是普通液壓減震器或者彈簧,鋼板等減震技術,基本上就是硬硬,車內的乘客就會感到很不舒服,也就是通常的顛波。但是如果我們運用了智慧減震技術,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原理很減單,但是需要你們去做大量的實驗。去決定到底開多大的口子,開多久,然後又減少多少減多久。乘客的乘坐舒適性就要靠你們解決了。

剛才只講了出油口,還有一個進油口。進油就不能等待液壓減震器自動復原了,我們應該加大進油口,使液壓桿的復原速度加快。具體加大多少,這要你們去做大量的實驗去證實。

還有一種意外情況,比如前輪突掉到坑裡。這個時候進油口就應該加大進口,使車身下沉的時候,有一個比較大的緩衝距離。

以上兩種減震技術都是我的設想,需要你們去做實驗證實。還有記得申請專利。

兩種減震技術,乘用車兩種都用。以起到更好的減震作用,給駕乘人員最舒適的體驗。那麼其它車型就只用智慧減震技術。

這是講的減震系統,下面我們來講轉向系統。轉向系統其它的我就不講了,跟別的汽車公司的轉向系統沒有差別,你們可以照抄。這樣技術早正超過了專利有效期,大家可以放心的抄。”

講到這裡,沈丹青難得的幽默語氣引得臺下的工程師們鬨堂大笑。

待大家的笑聲平息,沈丹青又接著發言:“我只講一項技術,現在全世界的汽車公司都是用液壓助力轉向,而我們公司要用的是電子助力轉向。

所謂的電子助力轉向,僅僅是給液壓助力加了一個伺服電機。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在車輛熄火的時候,司機也能很輕鬆地扭轉方向盤,不用等待車輛發動之後一段時間才能用。

還有一個好處,在車輛高速行駛的時候,它就能自動穩定方向盤,如果此時是直線行駛,駕駛員也可以鬆手。還有適當地加大了打方向盤的力度,不至於司機一不小心就打了大方向而引起車禍。

我只提出這個設想,具體怎麼解決,或者說怎麼做到上述功能,要你們去研究。

講了轉向系統,下面我們講傳動系統。具體到唐朝a6這款車,我可以告訴你們是前置驅動。因此也可以照抄別人的技術,這項技術也是古老的技術了,對我們沒有專利限制,大家可以放心的抄。”

“哈哈哈哈”沈丹青的話引起下面又是一陣鬨堂大笑。

未完待續……

第229章:底盤設計研討會

接上回:但是也有一些車型需要用到後置驅動和四輪驅車。後置驅動又分為發動機前置後驅和發動機後置後驅。

發動機後置後驅一般是跑車用,發動機前置後驅有些豪車和商務車用這樣技術。

四輪驅動一般是越野車和部分豪車用。

但這些都是純機械技術,我們不用他們的方法,而是要另闢溪徑。

首先,發動機後置後驅,我們不予考慮。雖然它也有許多優點,但我們是一家新公司,不適宜增加過多的技術任務。

發動機前置驅動,是最古老的驅動技術,因此也是最成熟的驅動技術,適合我們這樣的新公司學習借鑑。

那麼後驅技術與四輪驅動技術怎麼解決呢?我的想法是後橋加一個直流無刷電機,再加一組高能蓄電量可重複充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