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匪眾徹底絕望,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和寨外同夥相同的做法,飛快地扔掉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扮足老實可憐之狀乞降。

蕩平山寨之後,李靖當眾宣佈立即兌現前諾,由殷破敗主持,依照各自在此戰中的功勞,將山寨中匪寇多年聚斂的財富全部分發下去,自己一文不取。此言一出,“孽”字營上下齊聲歡呼。

在前面聚義廳裡興高采烈地小秤分金大秤分銀之時,李靖卻在後面單獨提審了在戰場上生擒的羅鹹平。據李靖觀察,憑羅鹹平的稟賦,總有法訣也絕無可能練成那吞焰吐火的異術,若非有高人提點幫助,便是遇到什麼天材地寶。不過他既然混到了落草為寇的地步,想來高人什麼的不大可能存在,還是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尋常黃白之物李靖不放在眼中,但有助於修行的東西,他是怎都不會錯過的。

常言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何況李靖的手段遠不止三木之刑,他甚至未曾真個動手,只將前世道聽途說的“滿清十大酷刑”之類略略提了幾樣,羅鹹平登時駭得魂不附體,老老實實地將一切交代清楚。

原來在九雁山的後山有一處洞穴,洞內有一穴*眼直通地心火肺,每至正午之時,便有地火從中噴出。如此也不知經歷了幾千幾萬年,那地火精華在洞穴之內日積月累,竟形成了一泓火中奇珍的“地火元髓”。羅鹹平原本修煉“御火術”不成,後來有幸發現此處,藉助了“地火元髓”之助,才算小有所成。

聽到“地火元髓”,李靖這一喜非同小可,經過一年苦修,他已成功地在八脈所有竅穴中都凝成一顆真元種子,但要將真元種子培育壯大,使竅穴化為真元泉眼,卻還遙遙無期。若是得到這“地火元髓”又不相同,他的“八相玄通妙法”中自有秘術將其返本還元,分解為修煉火屬真元所需的“紫陽真火罡炁”。若是“地火元髓”的數量足夠多,他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在火屬任脈之內達到真元化河的境界。

第三十二章事了拂衣去,尋道問長生

一鼓盪平九雁山後,李靖下令就在山寨修整數日,稍後再班師還朝。此時山桑縣令趙襄已經收到捷報,大喜之下領著縣裡的頭面人物,攜了大量美酒牛羊前來犒軍。眼見得有酒有肉,囊中又揣著剛剛分到手的大筆金銀,“孽”字營上下自然沒有不願意的,全都遵守李靖將令,老老實實地在山上納福。

安排好諸事,李靖獨自到了九雁山的後山,依照羅鹹平的描述找到那洞穴。此時正當午時三刻,恰是地火噴湧之時,距離洞口尚遠,便感到一陣灼熱的氣浪撲面。他先在洞外等候,等過了午時地火退卻,洞內熱氣漸漸消散,才舉步往洞內走去。為防羅鹹平在供詞之中暗藏什麼把戲,李靖取出子午雙鉞分持於雙手凝神戒備。

這洞穴曲曲折折地傾斜延伸向地下,因為地火的原因,洞內很是乾燥。李靖沿著甬道拐了兩個彎子,洞外的光線已不能照射進來,眼前一片漆黑。他將雙鉞交到單手,心中默唸法訣,右手食中二指駢伸如劍望空一指,一個拳頭大小的紫紅色火球憑空出現,懸浮在他身前三尺外的虛空之中。李靖提雙鉞再往洞穴深處走去,那照亮數丈遠近的火球便隨著他的移動在前方向洞內飄去。

走了約有小半個時辰,前面陡地開闊起來,現出一個方圓三四十步,高有七八丈的巨大石室。這石室的地面長年被地火岩漿熔鍊,平整光滑如同琉璃,正中處有一個直徑三尺的圓形凹坑,坑穴中積有一泓色呈金紅、散發著陣陣熾熱氣息的漿液。在漿液的正中,又凸起了一座具體而微、高僅二尺的圓錐形小火山。山頂上有一個拳頭大小的火山口,洞口隱隱現出紅光。

“果然是‘地火元髓’,而且數量竟如此之多!”李靖大喜,緊走幾步走到近前仔細觀察,再次確認自己並未看錯,又在石室內四處巡視一週,確認並無可疑之處。而後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