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移民實邊(第2/4頁)
章節報錯
特雷維爾將軍剛剛回到阿爾及爾,年邁的總督蒙塞元帥就立刻召見了他。
一見面,這位年邁的老人就給了將軍一個熱情的擁抱。“我的朋友,祝賀你的成功。”
“這還只是剛剛開始而已。”侯爵故作謙虛地回答,“為了不辜負陛下的期待,今後我還要更加努力才行。”
“那是自然,一切都是為了陛下!”元帥大笑了起來。
話是這麼說,他心裡也知道特雷維爾家族最近風雨飄搖,所以急需一場軍事勝利來堵住外界的嘴。
而這次他的勝利,無異於是給家族帶來了一劑強心針,至少目前沒有人會懷疑侯爵失寵了。
既然已經出現了最好的結果,所以蒙塞元帥也沒有再遲疑,而是命令侯爵對自己這一次的軍事行動寫上一份總結報告,然後再附上自己的溢美之詞一起寄到巴黎去。
雖說這種報告大多數情況下只是自吹自擂和誇耀武功,但是特雷維爾將軍卻寫得極為認真。
他不光寫了這一場軍事行動的具體細節,同樣也在另外一個方向闡述了自己的想法。
在侯爵看來,帝國對阿爾及利亞的征服不僅僅是迎合民意炫耀武功的需要,同樣也是為了給法蘭西人擴充套件生存空間。
必須在軍事上和經濟上同時努力,才有可能消化這一片新的領土。
阿爾及利亞的內陸雖然是荒漠的不毛之地,但是在沿海地帶卻有著相當不錯的農業條件,只要稍微加以開發,就能夠將它變成帝國一個富庶的省份。
而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向阿爾及利亞大量移民,讓法國的農夫把農田、果園和水井佔滿,也只有這樣,這一場征服才真正有意義。
當然,這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將軍自己是做不了決定的,他只能一邊向巴黎的中央政府進言,一邊在實際行動中以殘酷的手段燒殺搶掠,以此來為移民的遷入提前做準備。
對於將軍的“深謀遠慮”,蒙塞元帥也不置可否,反正在他看來自己已經沒有幾年活頭了,這些事情交給小輩們來決定就好。
很快,特雷維爾將軍的報告,以及蒙塞元帥的表彰書,都送到了楓丹白露宮當中,而這個好訊息也讓艾格隆大為高興。
雖然相比於過去的帝國時代,這種幾千人規模的勝利實在有著不值一提,但是在如果這個歐洲大陸大體上平衡的時期,能夠獲得這樣的勝利也值得開心一下了。
帝國的民眾,在經過了波旁復辟王朝昏昏欲睡的十幾年之後,也非常渴盼能夠有什麼好訊息來刺激自己的民族情緒。
當然,他雖然願意滿足法國人民的民族虛榮心,但也不想被這種虛榮心所裹挾,對阿爾及利亞的征服,恰好就是這種走鋼絲的結果——歐洲各國對阿爾及利亞沒有興趣,也樂得看到法國人在這裡集中注意力,而對艾格隆來說,這種征服並不難以實現,他不至於陷在這裡無法抽身。
而特雷維爾將軍的報告在另外一方面也提醒了艾格隆。
“移民實邊”在歷史上的帝國征服當中屢見不鮮,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哪怕當代的英國人,也瘋狂地向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等殖民地移民,將帝國的觸角深入到這些地方的每一個角落——順便也讓原住民承受著慘烈的災難。
這一套,艾格隆當然也可以有樣學樣。
然而,他現在卻面臨著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法國根本就沒有那麼多人需要移民了!
自古以來,法蘭西都是歐洲第一人口大國,早早就達到了三千萬人左右。離開的法國君主從來都不缺兵源,可以和各路敵人抗爭到底。
然而,在大革命以後,法國人口增長卻進入了接近停滯的時期,先後被俄國和德國超越。
是因為法國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