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平衡一下?”信王有些不解地問道:“不知道皇兄要臣弟如何平衡?”
天啟說:“推選制度勢在必行一定要搞,你看前一陣你同意高攀龍也同意,劉宗周和徐光啟也都沒有明確反對,說明這方法值得一試。當然最主要的是為兄也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最開始也許有這樣和那樣的缺點和不足,但是隻要仔細揣摩認真比較不難將其彌補完善。劉宗周和徐光啟會怎麼說暫時還不清楚,總的說來不過有兩種可能,一是都說好或者都說不好,另一種就是一個說好一個說不好,到時候你就去潑冷水或者大力支援。”
信王想了想笑道:“這倒是個有趣的事,只不過該怎麼潑冷水和大力支援呢?”
天啟說:“為兄的目的是在朝中大臣中統一認識,就是要試著去做但是要小心謹慎,既不能太悲觀遇事就打退堂鼓,也不能盲目樂觀以為手到擒來。為兄想朝中官員應該分為三類,一類是明確同意的人,第二類是明確反對的人,第三類就是牆頭草既不反對也不支援。明確同意或反對的人由劉宗周和徐光啟去對付,他們在監政院就是輔助你的遇到事不能袖手旁觀,你就代表為兄跟那些牆頭草打交道,見反對的多你就支援,支援的多你就潑點冷水。”
信王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說:“臣弟還是沒有想通,表示支援這事不難,最多就說些什麼我有信心一定成功之類的話,潑冷水也沒有問題,冷著臉不住搖頭就能達到目的。問題在於這樣一來不是人為造成對立兩方了嗎?皇兄開始說你想搞好,如此一來怎麼做都有人反對,皇兄是想搞好呢還是想搞砸呢?”
天啟說:“為兄當然想搞好,也正是因為想搞好才這樣做,目的就是讓他們互相辯論最後達成一致意見,常言說‘理不辯不明’,只有透過辯論獲得的事物大家才會發現其真正的優缺點。搞試驗不是一帆風順的事,其中的道路曲折需要互相支援共同努力,假如有人不理解就會從中阻撓,遇到困難時這種阻撓的力度會更大。現在我們就是要讓儘量多的人參與進來,表達出各人的觀點最後形成統一意見。”
信王說:“皇兄為什麼不親自給大家說?臣弟覺得只要皇兄去說應該沒有問題,比臣弟去說要好很多。”
天啟說:“為兄去說誰會反對?沒人反對怎麼尋找到正確的意見?那樣一來還有什麼意思?真要聽奉承話宮裡會討好為兄的多了,何必大老遠去找那些大臣來說?”
信王點了點頭說:“也說得是,以前還有幾個老臣會拿祖制跟皇兄過不去,現在基本上都沒有那樣的人了。既然如此臣弟遵命就是,只是不知道到時候跟人講道理能不能講得通。”
天啟說:“沒關係,今天講不通還有明天,明天講不通還有後天,要是最後都講不通就說明他是對的,我們都聽他的就是了。”
天啟跟信王在宮中商談,此時劉宗周正回到家在細想該怎麼寫,他從心裡同意由百姓推選官吏,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民為貴的思想。只是要寫也不能隨便寫,如果寫的東西表達不出什麼令人信服的道理,服不了人不說還會讓人看輕。而且天啟還讓徐光啟在寫,兩人寫的不能相同也不能南轅北轍互相矛盾,否則的話還沒有說服其他大臣監政院內部就開始爭論,只會讓其他人看笑話。
421 三道聖旨
當劉宗周和徐光啟都在家裡斟酌著怎麼準確表達自己看法的時候,高攀龍卻陷入了迷惘與困惑中,讓他感到困惑的是天啟到底想要他怎麼做。雖然是讓他跟都察院的人商議著拿主意,看由百姓選官員這事該從哪裡入手在什麼地方搞試點,但是緊接著發生的事讓他感到自己不好作主,因為第二天天啟就對宗教問題、幫會問題和商人問題分別下了三道聖旨,其速度和針對性非常強。
在對宗教事務上天啟規定,從聖旨頒發之日起任何宗教的任何活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