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蜃者,分兩種。”

“一類如《國語·晉語》中記載:‘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蚌類也’,《周禮》:‘蜃,大蛤蜊也’。”

“二類則是指代蜃龍,‘蜃,雉入海化為蜃’‘蟂音梟, 即蛟也, 或曰蜃也’‘狀似螭龍,有角有耳,背鬣作紅色,噓氣成樓臺,將雨即見,得其脂和蠟為燭,香聞百步,煙出其上,皆成樓閣之形’。”

“而我五毒宗開派祖師紫寧仙子所斬殺的,正是這第二類,北海的一條蜃蛟。”

談及此時,張清影的臉上罕見地露出了一抹的自豪。

等到了韓成、陸川、張采薇幾人都逐漸接受了這個世界存在著蜃這種傳說中的生物後。

張清影臉上的自豪之色也收斂了起來,重新恢復到了最初的嚴肅,繼續說著。

“所謂的山市,和海市蜃樓雖然並不完全相同,但也是異曲同工。”

“的確,有部分的山市屬於光線折射後的自然成像,而且,這一類山市佔據了其中的絕大部分。”

“但是還有一部分山市,則是由山鬼締結而成的,混雜其中,故而,又被稱之為鬼市。”

“不同於海市蜃樓,是蜃為了吸引食物主動締造的,鬼市,一般是一任山鬼死亡後,屍體自發締造出來的幻境。”

“由此吸引活體進來,以活體的生機,來複蘇死去的山鬼肉體,接引新一任的山鬼靈魂。”

“但這並不意味著山鬼屍體無意識狀態下締造出來的鬼市,破壞力就會比海市蜃樓弱上多少。”

“相反,因為蜃是活的,所以趨利避害的本能會讓它們儘可能的將海市蜃樓締結在一些較為偏遠地區,以免一下子出現大批次的失蹤人口,引來高階覺醒者的圍殺,就比如說,我們五毒宗開派祖師紫寧仙子斬殺的那一條蜃蛟。”

“故而,他們締造的海市蜃樓主要還是針對飛禽走獸。”

略作停頓,張清影繼續說道。

“鬼市卻是不然。”

“山鬼的屍體沒有意識,締結出來的鬼市自然也沒有自主意識,只會以一種獨特的機制自動執行著,以薄霧的形式四處飄蕩。”

“以本身獨特的規則機制吸引著周圍的人和動物,將這些任何動物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納入體內,和它本身融為一體。”

“根據我們五毒宗宗門內部的記載,這樣的鬼市在近千年的歷史上至少出現過三次。”

“第一次出現在乾興元年的姑蘇城。”

“第二次出現在至治元年的奉元城。”

“第三次出現在順治六十一年的江寧城。”

“三次出現均是造成了大量人員失蹤,無數的家庭家破人亡。”

“自第一次鬼市出現時,便有無數的高手強者都想要將將其破壞,防止再有人被吸引或者誤入。”

“但是最終還是沒有人可以成功。”

“進入到鬼市內的人,沒有一個出來。”

“如果能帶著你們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那多半是鬼市無疑了。

“如果真的是鬼市的話,也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出來的。”

說著,張清影古怪地看了韓成和陸川一眼,那道審視探索的眼神,讓韓成整個人都緊繃了起來。

不過,好在張清影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過多的糾結。

提了一嘴之後,便繼續接著說了下去。

“這些大能強者徒勞無獲不說,反倒是因為他們的加入,加快了山鬼復甦的節奏,使得山鬼提早降臨到了人間。”

“等到山鬼降世後,後面的人卻是陡然間發現了一種現象。”

“那些被鬼市吞噬掉的人似乎並沒有真的死,而是被融合到了誕生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