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務的時候,鄒國劍和他的官兵們一樣,可是欣喜若狂了好一番,全軍在接受了任務之後,幾乎是立即就馬不停蹄地奔著往西的方向猛趕,唯恐走慢了一步,又落個兩手空空。
可惜的是,雖然他們跑的已經快的不能再快了,但最終的結果還是隻能令他們黯然神傷。塔爾巴哈臺的大戰硝煙在開始散去,伊犁地區大股的回暴軍也早已消聲滅跡。
而就在鄒國劍和他的紅十四軍的官兵們正感到窩囊不已的時刻,偏偏又得到了來自紅一方面軍總部,也就是現在的太平天國政府西北軍政公署的一道更令他們急得要撞牆的命令——紅十四軍即將加入西北農墾兵團的序列,變成農十四軍,日後最重要的光榮任務之一,就是屯墾和開荒。
萬幸的是,帶著驟然間生起的滿嘴火泡,同時又裝了一肚皮的委屈,按照總部的指令急匆匆地趕到了惠遠城的鄒國劍,晦氣萬分地看著那位剛剛走馬上任的西北軍政公署副主任兼西北農墾兵團司令李侍賢,當著一臉嚴肅狀的西北軍政公署主任、西北軍區司令林鳳祥,以及西北軍政公署副主任兼新疆省總督的左宗棠的面,在鋪滿了一張大桌案的地圖上,毅然決然地劃出了那一大片應該是屬於他和他的未來的農十四軍的屯墾區域的時候,他才像是一個三天三夜沒有碰到水的人,猛然間卻得到了一杯甘露似的,那叫一個美
原來,他和他那個未來的農十四軍的屯墾之地的絕大部分,正是位於伊犁山以南,如今卻還都在被沙俄鬼子的鐵蹄所踐踏的大片土地。
就這樣,暫時還有更多屬於自己的土地都沒法去屯墾的鄒國劍和紅十四軍的官兵們,也就只好先委屈於圖斯池及呼巴海山以南,天山以北的一道狹窄的地域內。
除去以嚴厲的擊和鎮壓一些反動分子及零散的匪類,以幫助和支援這一地區的各族民眾,積極而迅速地建立起地方政權,真正實現人民自己當家作主,再就是大張旗鼓地為專業屯墾造聲勢。
結果,紅十四軍進入墾區還不足三個月的時間,就連那位鄂木斯克後備軍團的司令官康斯坦丁?彼得洛維奇?考夫曼閣下都清清楚楚地知道了,在與他設在圖斯池西岸的前出據點僅僅相距七八十里外,由太平天國的這個紅十四軍所實際控制著的科什噶爾城內,那些很有創意的紅軍軍人們不僅興建起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農具製造廠,而且還能打造出諸如鋤頭、鎬頭、鐮刀、鐵鍬以及犁等相當精緻的農業生產用具。
以至於這位考夫曼司令官還曾經為此鬱悶了好一陣子。
因為他實在是搞不明白,如此不務正業的軍隊,怎麼卻能讓他們的那些地地道道的職業軍隊一敗塗地?
當然,考夫曼司令更想不到的是,他對面的這支“不務正業”的太平天國紅軍,還有著一個叫鄒國劍的更是“相當不務正業的”指揮官。因為這位鄒國劍指揮官居然丟下了他的部隊,悄無聲息地跑到了六七百里之外的鄂斯,隱姓埋名地去給那裡的一個叫朱錫琨的指揮官充當了近一個月的“助手”。
其實,鄒國劍這麼做可絕不是“不務正業”。
轉戰數萬裡,最後又身肩光復天朝整個大西北重任的林鳳祥,在剛一進入伊犁的惠遠城之際,就很有心思要一鼓作氣地光復一切屬於天朝人民的大好河山。
但是,現實的情況卻不允許他這麼做。
先不說眼下各部隊的將士們是否很疲憊,是否還具有再接再厲的能力,單單一個糧草的問題,就足以叫他不得不暫時地停下腳步來。
整個的新疆,這幾年來已經被那個塌了架的“大清國”搜刮的幾乎是乾乾淨淨,而曾經的遍地暴,則更是令這裡如同是雪上加霜。所有的農牧業生產基本上都已經陷入了停頓,荒地無邊無際,溫暖的春風雖然已經吹青了那成片成片的大草原,可藍藍的天空下面,卻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