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評:戰爭

說到戰爭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是場面及武打設計的製作。影片中主要有兩段,一段是暗殺,一段是逼宮。

客觀地講,暗殺伏擊一段在創意製作方面都算是不錯的,很有詭異的色彩,鏡頭轉換及武打設計都是中規中矩的,雖然除了從天而降的暗殺者外,沒有任何值得稱道之處,但看著還是比較過癮的,所以說這些絕不能算是失敗之處。

但從第二個方面即這些武打在影片中的作用則就顯得有些牽強了。

筆者在觀看此片的時候,從暗殺伏擊一場戲後突然感覺有些跳動,節奏上有些不對的地方,後來仔細一想便是那段戰爭所引起來的。

暗殺一節放在劇情中頗有詭異陰謀之感,對於王內心的黑暗與權力都有所體顯,但逼宮這場大屠戮則是影片最大的敗筆。

這部影片看似豪華,但說白了只是一場家庭糾紛,因為影片在開始的鋪墊中沒有涉及到諸如外敵,諸如佞臣等情節,所以核其實是很小的,但一場極盛大的血腥屠戮卻一味地將這個極小的核擴大化,這是非常失誤的。

於是,我們看到的一個與其說是對王權的爭奪莫若說是對家庭中父權的爭奪的故事,這樣一個故事卻動用瞭如此龐大的戰爭場面。更重要的是,此戰爭戰面中僅僅一個傑王子無法撐得住。筆者可以看出周杰倫的確在賣力的表演,但所謂的戰爭,沒有群相永遠是失敗的,這是所有戰爭場面拍攝的經驗之談。周杰倫在千萬兵馬之中,僅憑自己之力顯得過於單薄了。但事實上,由於導演在影片前半部所做的鋪墊,戰爭場上不可能出現其它的人物,所以僅能從一系列機巧的盾牌等問題來掩飾這種蒼白。

所以,這種大規模的戰爭是影片的失敗之舉,可以說此部影片是為了戰爭而戰爭的,相比較起來,《夜宴》中的戰爭符合宮廷之爭,《墨攻》中的戰爭群相明顯,這兩部影片對武打對戰爭的運用都是相對成功的。

也許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兵變可能會有如此大的規模,但觀眾卻不能接受兩撥幾乎沒有領軍人物的戰爭,前面說了周杰倫一個人無論怎樣賣命,他都無法撐起這樣的戰爭場面,更重要的是,除了周杰倫以外,其它的命運人物都遠離大場面之外,於是拋開周杰倫不說,兩撥人便如同道具相仿了。

另外從劇情角度來說,王的果斷陰謀也被這種戰爭場面所沖淡了,大王子既然告密,他應該迅速地收回兵權,將這場殺戮免於無形,但他卻如此佈下這個殺戮的局,這不能體顯出王的權力不容侵犯,王的殘忍,反倒是王的愚昧,因為他殺戮的只是一群道具,唯一能夠讓觀眾引起憐惜心的傑王子還是自刎而死。

比較起來,小王子所採取的行動,直接果斷,從內入手。殺兄弒父倒真象一個王的作為。

大片中不能沒有戰爭,但大片中的戰爭如果是這樣表現,那的確是浪費銀子的做法了。

第八評:人物

前面說過,本片中的人物關係是來自於《雷雨》,雖然作了些許的改動,但人物基本定型了,即王,王后,三位王子,蔣家三口。

與《雷雨》最大的不同之處,王后在此片中可以說是第一主角。從影片的講述中可以知道,王后是梁之公主,王的成功也是籍著王后的相助。王常年征戰在外,於是王后便與大王子私通。被王知道後,於是才下藥西域草烏頭,王后得知之後決定剿王。

從某種意義上說王后的心理動機是十分順的,即開始時只是對家庭中夫權的挑戰,作為一個怨婦極有可能產生的心理動機,當危及到生命之時開始對王權的挑戰。所以,王后這個角色是一個極具叛逆色彩的,一方面符合張藝謀導演一貫地對女性角色的詮釋,另外一方面是對盛唐之後宋理之前女權思想的一種反應,可以說即是張藝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