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臉來掃視四下裡的將軍和謀士們。
()
在場之人大多數對於元元、陸子周與趙瑟三人之間曖昧複雜的關係都是知道個譜兒的,所以這話元元說來並無什麼尷尬為難之處。但這種事情她自己可以說,別人卻不好擅加評論,兼之元元臉上神情也實在推測不出她是個什麼心意,於是一時之間,大家便都不做聲。
帳中靜了一陣,沈文秀站起身來道:“以我拙見,趙夫人此語,應該還是顧忌著江南與我巴蜀之盟約更多一些。而今並不是翻臉的時候,這於我於江南都是一樣的。大抵趙夫人雖然將陸相扣於府邸,但畢竟不敢不留餘地,所以才有完璧歸趙的允諾。不然倘若真鬧到撕毀盟約,刀兵相向的地步,我們固然是危矣,江南朝廷也同樣是個死字。想來也是趙夫人必有不得不借重陸相之處,所以才有這一番作為。大王何不當真等等再看,或者另有一番乾坤?”
元元曬然一笑,道:“什麼另有乾坤啊?不過是逼子周替她破局,稍帶著賺我為她做打手而已。若非明知道我現在無論如何不能和她翻臉,她又怎麼敢這般明著下手硬搶。真真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一報還得,端是厲害,使人無話可說啊——其實這又是何必呢,當年我也不曾贏了她什麼……”
包括沈文秀在內,所有的將軍謀士都對元元這一番話不明所以。破局,破什麼局呢?報仇,輸贏,誰知道你們三個人當年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元元自然不可能將之前她與陸子周在怡園密談時說到的危機在此刻和盤托出,當然更沒有道理向手下分說當年舊事的種種糾葛,於是便索性略過不做解釋,只以一聲喟嘆來代替。
“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子周啊子周,此一番你我二人這自投羅網可是投得好了吧?不過……”她向後靠在虎皮交椅上,口中微微嘲道:“如趙瑟那般的好耐性,我元元決計是沒有的……”
話音未落,元元便“霍”地站氣身來,徑直下令道:“傳書給狄帥,請她近日之內務必回師南陽。另外小乙那裡,令他再堅持一陣,至少堅持到狄帥回師南陽。不過,一旦葉十一親自領兵前來,就千萬不可再多做糾纏,立刻迴轉南陽與狄帥會合。至於我們出兵攻打漢中的計劃,仍是照舊。”
眾將起身,齊聲稱是。之後,一名大將越眾而出,抱拳道:“可是大王,如此一來,中原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方就要拱手送於江南了,豈不可惜。”
元元轉眸一看,乃是自己那小夫君元蓬的族兄素何平。素何平其人也算是素何氏中少有的知兵之人,元元為了籠絡素何氏玉與蜀中大族,便物盡其用委了他做禁衛軍的大將之一。本來禁衛軍是守成都,但此番結盟北伐,蜀中精銳盡出,元元再要親自率軍出劍閣,成都就空虛得很了。所以為免後方生亂,她特別將素何平一起帶上出征。
於是元元便道:“中原那種地方,得得快就失得快,沒什麼好可惜的。莫說這一點兒地方,宣華二十七年的時候,我幾乎打下了整個中原,後來還不是一夜之間丟了個乾淨?中原些許土地,今日讓了沒關係,明天再搶回來就是了。如果為了這個被趙瑟拿來當做抵擋葉十一鋒銳的盾牌,那才真真是不上算。”
沈文秀心中一動,道:“大王是說葉十一有可能是從函谷關出兵反攻中原麼?”
元元微微點頭:“北伐已至極限,葉十一必要出關決戰中原。既然散關外面有越鷹瀾,那麼以葉十一一貫用兵之大膽,大概不會因為我出金牛道擊漢中就坐守長安白白放棄出關反攻的最好時機。自關中反攻中原,可出武關也可以出函谷關。出武關就意味著他要在南陽先和狄帥決戰,而出函谷關嘛,和他對陣的就是張襄。你們說葉十一是會選擇傳說中的威武上將軍啊還是選擇已經被他打破了神話的張鈺的孫子?我想他就算再怎麼好戰,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