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其因有六。頡利縱慾逞暴,誅忠良,暱奸佞,一也。薛延陀等諸部皆叛,二也。拓設、欲谷設皆得罪,無所自容,三也。塞北霜早,餱糧乏絕,四也。頡利疏其族類,親委諸胡,胡人反覆,大軍一臨,必生內變,五也,華人入北,其眾甚多,比聞所在嘯聚,保據山險,大軍出塞,自然響應,六也……”
李靖用緩慢而堅定的聲音唸誦著著份奏章。大殿上寂靜無聲,可聞針落。李靖的每一句話響起,眾武將眼中目光就亮上一分,待到李靖唸誦完畢,眾位武將已經是蠢蠢欲動,面紅如潮了。
“陛下,微臣贊同左武侯將軍的意見!臣願提兵兩萬,北出長城,剿滅突厥!”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首先出列說道。
接著,右衛大將軍程咬金、左武衛大將軍李世績等一干武將紛紛上前附和,要求提兵攻打突厥。
“藥師,你的意見呢?”待各位武將盡皆請命完畢,李世民作沉吟狀向李靖問道。
李靖眯起眼睛,整個人散發出一股凌厲的氣勢:“回陛下,微臣也贊同左武侯將軍意見!這突厥頡利此人,反覆無常,刻薄寡義,既與我大唐盟誓,卻又以助梁師都割據朔方;既知鐵勒向我大唐上表稱臣,又襲擊其使團。此等行徑,天人共憤!所以臣願領兵十萬,踏破突厥牙帳,生擒頡利!”說道最後,已是疾言厲色,振聾發聵了。
“好!”李世民重重的一拍龍椅,發出一聲巨大的響聲,迴盪在寂靜的大殿之內。
他起身搓著手來回在龍椅前走動,雖是有些激動,目光之中卻是帶著冷靜,就像當年他發動一場大戰前夕,都會反覆思考、冷靜分析、權衡利弊一樣。
看到李世民的這個動作,當年那些跟著他東征西討的文臣武將不由露出一絲懷念的笑容來。
終於,李世民停住腳步,目光堅定,神色從容的說道:“朕意已決,今日下詔,討伐突厥!”
殿上文武頓時齊聲呼道:“陛下聖明!”
李世民看著滿殿的文武和那些站在後面的使臣,心中豪氣驟升,當下大聲喝道:“傳朕命令,令:李世績為通漠道行軍總管,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由李靖節制三軍!”
此道詔令一下,李靖。李世績二人出列抱拳領旨。
李世民沉吟片刻又道:“令靈州大都督李道宗節制隴右兵馬,防止頡利南逃西竄。李道玄加冠軍大將軍,領鐵勒諸部兵馬,封鎖大漠,防止頡利逃竄漠北。衛孝節鎮守幽州,防止頡利東逃!”
這幾人此時都在外面,所以不能當面接旨,只能靠調查院的通訊系統或是驛站來傳達。
於是,從營州、幽州到雲州、朔州、太原,再到靈州,這道長達千里的國境之上,十餘萬兵馬自李世民詔令頒佈的一刻開始,便慢慢集結了。范陽盧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三家也開始籌措大軍所用軍糧,同時密切注意朝廷動向,大軍調動情況。
一時間,以長安城為中心,數百信鴿,數千騎士呈散射狀飛速的向各自的目的地。
李世民在宣佈完命令之後,便下令散朝。眾位將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走。李世民看到這這情況,不由啞然一笑:“眾位愛卿,你們怎的還不離開?”
眾將軍也是“呵呵”一笑:“我們這不是在等著陛下安排差事麼?”
李世民一揮手:“走,到參謀院商量去!”
來到參謀院內,眾人在一張長形桌子邊坐下。一名內侍拉開牆壁上的簾子,露出掛在牆上的一副大地圖,然後輕手輕腳的慢慢出去,帶上大門。
李世民坐在長桌的一端,眾位將軍按職位大小,次第坐下來。
甫一落座,那程咬金就性急的道:“陛下,你也給俺安排一個差事啊!也好讓老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