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都看上這裡的土地,但最後都被張文從中作梗攔下了。
事實證明,一連串的政策下來確實讓經濟起飛,不過張文卻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他申請一個旅遊名鎮後,便和鎮政府合夥辦旅遊公司,開始在四清縣修繕古樸的建築物和老橋,開始在鎮裡擴充套件著一個又一個的旅遊景點,而這裡人人不屑的大山、看得很心煩的小河,一個個都變成著名的旅遊景點和休閒玩樂的好去處。
就在眾人一頭霧水的時候,古鎮正式開放旅遊。
此時,各電視臺播放的廣告拍攝得唯美唯幻,幾乎是用轟炸的形式並鋪天蓋地的打著廣告,主打生態和綠色的旗號,各個城市開始和旅行社簽著一份份的合約,速度之快,甚至連小鎮上的人都還沒反應過來時,鄉鎮乃至五掛村周邊貧窮的山水,已經被渲染成天然勝地。
現在各個地方都大興土木,對自然的破壞也可想而知,即使是縣城也為了發展經濟而失去以往的韻味。
這時大量的白領階層來到這一帶、大量的學生來到這一帶,面對著這如都市般的繁華,早就乏味了,何況到處都是讓人心煩的建築工地,猛地出現這山明水秀的地方,自然讓人眼睛一亮,鄉鎮旅遊一下子就成為他們的選擇。
鎮裡的古街上開始出現揹著行囊、拿著相機的旅客,小橋上也有不少排隊拍照的人,甚至連以往無人問津的渡船,現在都要排隊才能乘坐,而那瞬間倍增的收入讓五掛村的人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白天忙得暈頭轉向,晚上數著鈔票都感覺有點不可思議,抓破了腦子也想不明白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會突然賺那麼多的錢?
為了開發旅遊,張文投資的金額幾乎是天文數字,不過細水長流賺回來的更加可觀,尤其是酒店和度假村、海灘之類的生意更是一家獨大,每一年都以倍數增加,而且一個過去毫不起眼的雜糧窩窩頭,現在一個賣五塊照樣有人買。
窮人富路是永恆不變的道理,到這裡旅遊的人,當然不會吝畜這些小錢。
鄉鎮發展起來了,而且有的人即使守著家裡的馬車都能大賺特賺,一時間原本還罵罵咧咧的話全都變成對張文的歌功頌德,而且有不少人對於張文的斂財眼光覺得很毛骨悚然,因為雖然鄉親們的生活好了許多,但賺得最多的還是張文,更讓人鬱悶的是,據說這些都是九牛一毛,根本比不上人家在外面的生意。
五掛村保持著原本的清靜,出於私心,張文並不想讓那些旅客打擾到這方靜土,不過村裡的人依靠著竹排渡河和當地的特產也賺得不少,而原來破舊的小路也重新修繕,令村子看起來整潔許多也漂亮許多。
張家大院永遠是這一帶除了祠堂外,最被人關注的建築物,連年的擴建都快到五十畝地的規模。
一棟棟別墅拔地而起,修繕得就像個豪華的度假村,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大院的主人,給人的感覺很神秘又特別低調的張文,在外人眼裡和財神爺沒有區別,更是手眼通天的大人物,一說起張家大院,誰沒有羨慕嫉妒恨呀?
一樓的健身房內,兩個赤裸著上身的男人正戴著手套互相搏擊,一個一臉稚嫩,大概只有十五、六歲,但卻身材強壯的男孩子,另一個則是看起來二十多歲,成熟穩重,透著威嚴的帥氣男人。
在一頓互K後,青澀的少年最後還是被揍趴,一臉鬱悶地躺在擂臺上,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定宏,你還是不行!”
張文笑呵呵的摘下手套丟到一邊,看著躺在地上的兒子,笑眯眯地說道:“都說了你早上得多起來跑跑,這樣才會健康嘛!”
“老爹,這怎麼可能有用呀?昨晚他又不知道跑去哪裡了!”
在擂臺旁,一個十八歲左右的少年低頭看著手裡的外語書,習慣性的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後,漫不經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