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生意蕭條(第1/2頁)
章節報錯
葉老太太知道所有成年男丁都要服徭役去修官道,而且要15兩銀子才能免除一個徭役名額,當場氣瘋了。 葉老太太插著腰,在家裡足足罵了半夜,直到嗓子啞了實在是受不了了,才被葉老爺子勸住了。 當然,村裡罵人的可不止葉老太太一人,四處響起了不少辱罵、哭喊的聲音。 第二天起來時,每個人臉上的黑眼圈都非常明顯,而且葉老太太的嗓子還是啞的。 葉老太太生氣歸生氣、罵歸罵,還是從公中拿了三十兩銀子出來。 葉老太太一臉心痛地把銀子給了葉老爺子,讓他早些去找村長,把葉父和葉東林的名額給去掉。 這事宜早不宜晚,萬一又遇到什麼么蛾子,真的去服4個月的徭役,葉父和葉東林那虛壯的身子,可熬不住。 真不是葉老太太貶低他們。 父子倆雖說是村裡長大的,但是葉父15歲起就去了鎮上當夥計,後來又是自己擺攤子當老闆。 葉東林和葉父情況差不多,先是在村裡的私塾讀了幾年書,後面自己在碼頭上擺攤。 父子倆也沒做過多少農活,看著高高壯壯的,其實力氣還不如葉老爺子。 甚至還不如在家裡養豬的葉西林。 葉老爺子早飯吃到一半,唐山就過來了,他是來找葉老爺子一起去村長家交錢的。 30兩銀子他們家還能拿得出來,早晚都要交的早交,早些把名額去掉,心裡也能踏實一些。 葉父的滷肉鋪子一個月也才賺四五兩銀子,葉東林的雜貨鋪生意還不如滷肉鋪,一個月也才賺三四兩銀子左右。 一下子不見了30兩銀子,父子倆心疼壞了,相當於大半年都白乾了。 葉父和葉東林也不想著休息了,吃過早飯直接就去了鋪子開門做賺錢。 葉東林帶著家裡的青菜和糧食,直接去了雜貨鋪。 張屠戶的肉攤還沒開張,家裡沒有做滷肉用的肉,葉父先去了一趟肉攤買肉。 葉父只買了半副豬下水和半隻豬頭。 如今還是過年期間,家裡多少都還囤著有肉,葉父不敢多拿,只拿了平時賣得最好的這兩樣。 鎮上的人也收到通知,要服搖役了,沒錢的人家只能老老實實去服徭役。 不過鎮上的人普遍比村裡有錢,有不少人都打算湊銀子免除徭役。 大家都在討論著這次的徭役,不少人在家裡吵了起來,也有人四處借錢。 葉家的兩個鋪子開張了,根本無人在意。 直到街上飄起了熟悉的滷肉味,大家才知道葉家的鋪子提前開張了。 不過許多人都在湊錢免除徭役,葉家兩個鋪子都是冷冷清清的。 雜貨鋪的情況稍微好一點點,糧食和青菜這些是必需品,怎麼都要吃的。 葉父的滷肉鋪子生意就非常慘淡,只有幾個已經打定主意要去服搖役的男子,過來買滷肉。 這些人是想趁著還沒去服從搖役,先給自己補補身子。 葉父的滷肉比平常少了一半,不過依然還是賣不完,剩了一半下來。 葉父怕砸了自家的招牌,鋪子裡的滷肉從來不賣隔天的,賣剩的滷肉都拿回去自家吃了。 這樣一算,葉父今天不僅沒有賺到錢,而且還虧錢了。 葉東林的雜貨鋪也是冷冷清清的,只賣了幾把菜和一些最便宜的玉米粒。 第二天,吸取了昨天的教訓,葉父今天只滷了一半副豬下水,和一隻鴨子。 豬頭價格高,而且賣得還沒有豬下水好,葉父就沒有滷。 知道葉東林的雜貨鋪開張了,附近有不少婦人過來買菜和買糧食。 不過為了省錢,買的大多都是最便宜的青菜和糧食。 這些嬸子大娘,平時就已經非常精打細算了,如今花了銀子免除徭役,但是一文錢當成兩文錢來用。 父子倆在鋪子上待一整天,也才賺到二三十文。 幸虧鋪子是自家的,不然這些錢都不夠給租金了。 原本葉父想著的這些人去服搖役了,生意會慢慢好轉,但是兩個鋪子的生意反而越來越差了。 現在縣裡所有的成年男丁,有錢的花了銀子免除徭役,沒錢的已經去了服徭役,大部分的人都不敢花錢。 這情況和之前清理河道的時候比較像,不過當時縣裡的碼頭,影響不算很大。 畢竟那些客商,主要還是外地的比較多。 葉父和葉東林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