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西林剛上驢車,李果兒轉身回去了,她著急回去做衣服呢。 自從李果兒把葉西林的衣服做了出來,李香兒和楊氏看這衣服做得有模有樣的,天天催著李果兒趕緊給兩人做衣服。 李果兒煩不勝煩,只想著趕緊把衣服做好,把兩人的嘴給堵上。 唐家做的第一批皮子終於到時候挖出來了。 唐山一回來,三人就齊聚在後院的角落裡,個個摩拳擦掌準備把皮子挖出來。 唐山做的這一批皮子,用的是燻烤制皮法,是鄉下的一種土方法。 先將兔皮高高掛起,然後在兔皮下面點燃木柴,用木柴燃燒時產生的煙霧燻烤兔皮,可以讓兔皮軟化。 等到兔皮軟化一些了,再用草木灰將毛皮揉搓幾遍,最後在地裡埋上一個月左右,兔皮就算製成了。 不過燻烤兔皮的時間,用草木灰揉搓多久,揉搓到什麼程度,埋兔皮的泥土有沒有講究,這些唐家三人都不清楚。 唐山做皮子的時候,特意按照不同的條件硝制了6張兔皮,每一張的硝制方法都有細微的不同。 6張兔皮被分開埋在3個土坑裡,每個土坑裡面有兩張兔皮。 第一處地方在水井旁邊,地裡比較溼潤潮溼。第二處地方在牆角背陰的地方,第三處在經常能曬到太陽的地裡。 三人一人拿著一個鋤頭,分別在三處地方開挖。 唐山最快,第一個把自己跟前的兔皮挖了出來。 唐山拿著兔皮用力抖動了幾下,把皮子上面的草木灰和泥土給抖乾淨。 沙土都掉下來後,露出了皮子的原貌。上面的兔毛光澤不錯,不過兔皮發硬,根本做不了衣服。 而唐肖景和葉青青挖出來的兔皮,也和唐山手上的差不多,也都是發硬的。 不過6張兔皮還是有輕微的不同的,有的稍稍柔軟一些,有的上面的兔毛順滑一些,有兩張還有點發臭。 葉青青一臉可惜地看著這些兔皮,“這些皮子這麼硬,沒辦法做成兔皮大衣,只能勉強做成毛毯了。” “不過這點兔皮還不夠,等兔皮攢多一些,我做一床兔皮毛毯出來。” 葉青青把兔皮收了起來,打算待會用草木灰清洗幾遍,太髒了,而且還一股味道。 唐肖景想到自己做的兔皮,也埋了有二十三四天了,應該也差不了好了,於是看向唐山說道: “爹,我做的那一批皮子只比你做的晚了幾天,要不也一併挖出來看看吧?” “一併挖出來吧,現在天氣熱,二十多天應該差不多好了。” 葉青青趕緊把手上的兔皮放下,興奮地拿著小鋤頭準備開挖。 唐肖景帶著唐山和葉青青來到種植草藥邊上的地裡,他做的兔皮全都埋在這裡了。 唐肖景在長工那裡拿了十來張兔皮回來,根據燻烤的時間和用土木灰揉搓的時間的不同,來做了6組皮子。 兔皮雖然都埋在一起,不過唐肖景在兔皮上面做了簡單標記。 唐肖景做的12張兔皮,有兩張長滿了蟲子,把葉青青噁心得差點吐了出來。 只看了一眼,葉青青就被嚇得退後了好幾步,不敢上前去了。 唐山和唐肖景動作很快,沒一會就把12張皮子挖了出來。 除了長了蟲子壞掉的那兩張兔皮,剩下的10張兔皮勉強算硝製成功了。 雖然也是發硬,做不成衣服,不過做毛毯或者皮靴應該是沒問題的。 這12張兔皮裡面,有兩張兔皮相比於其他的兔皮,明顯要柔軟一些。 唐肖景看看了兔皮上面的記號,這是燻烤時間最長的,而且用土木灰揉搓時間最長的。 而長蟲子的兩張兔皮,是燻烤時間最短,揉搓時間也是最短的。 父子倆交流了許久硝制皮子的心得,覺得其他的皮子沒有這個柔軟,應該是燻烤的時間和揉搓的時間不夠。 唐山提議,“後面的皮子,燻烤時間要再長一些,用多一些草木灰揉搓多幾遍。” “按這個方向來弄。”唐肖景表示認同。 葉青青信心滿滿,樂呵呵地說道:“我們多嘗試幾回,沒準以後可以硝製做成能做衣服的皮子呢。” 唐肖景和葉青青把兔皮都收拾好,準備拿去清洗乾淨。 這些些兔皮可以做一張小的毛毯,以後冬天用來蓋腿或者以後給孩子當被子蓋。 唐山則把長了蟲子的兩張兔皮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