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肖景突然想到家裡有烤爐,高興地咬了一大口的鍋盔。 “這鍋盔到買回去後,放到烤爐裡面烤一會,就跟剛出爐的一樣了。” 吃完手上的鍋盔,唐肖景又回去找老大爺,買了10張的梅菜肉餡鍋盔。 除了還吃不了鍋盔的小七,唐家和葉家剛好是10個人,一人一張誰都不落下。 不過小七小朋友,要是知道只有他吃不了,估計要哭了。 那老大爺見唐肖景買得多,眉開眼笑地又給他多送了一張。 回到自己的小攤子上,唐肖景趕緊把鍋盔放到攤子後面的牛車上,再拿著他都怕忍不住給偷偷吃掉了。 東街這邊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這些人過來後,大多都會在這裡逗留好幾天。 先是把手上的貨物出掉,然後再重新拿一批貨物才會離開。 這些客商不著急回去,東街一整天都是熱鬧非凡,就算是到下午了人也非常多。 吃過午飯,街上的人又慢慢多了起來。 後面陸續又有幾個人過來攤子上看大雁,不過大多都覺得價格太貴了。 等了許久,攤子上又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 那年輕男子咧著嘴笑得十分開心,一看就是要給心上人下聘了,就是看著不太聰明的樣子。 相比於那些精明的老油條,唐肖景更喜歡這些出手大方的年輕公子。 男子在看大雁的時候頻頻走神,挑了許久才挑中了一對大雁。 馬上就要下聘了,男子高興得暈乎乎的,根本沒想起來要砍價,眉開眼笑地就掏了6兩出來遞給唐肖景。 “六六大順,剩下的錢不用找了。” 接過銀子,唐肖景衷心地祝賀道:“祝公子和心上人永結同心、三年抱倆、白頭偕老。” “說得不錯,這是賞你的。”男子樂呵呵地又給唐肖景拋了一兩銀子過去。 男子提起大雁,笑得十分憨厚。 唐肖景覺得這人像極了那天去下聘的葉西林,傻里傻氣的,只知道傻笑。 不過他估計忘了,當時他天天去葉家獻殷勤那狗腿的樣子。 賣掉了第4對大雁之後,攤子上許久都沒有客人過來了。 一個下午,唐肖景都在和邊上賣鍋鍋盔的老大爺聊天。 唐肖景得知老大爺姓白,是白家村的人,和妻子梁氏生了兩兒兩女。 白大爺年輕時候就靠賣鍋盔發家,攢了一些家底。如今兩個兒子,一個在鎮上開了小飯館,一個開了布莊。 雖然兒子都勸白大爺回家享清福,不過老爺子閒不下來,覺得在這裡擺攤賣鍋盔比在家享清福開心多了。 老爺子笑眯眯地說道:“人老了就怕拖累兒女,如今我還能幹,多給孩子攢些錢財也好。” 唐肖景和白大爺聊得唇乾舌燥時,攤子上來了一對中年夫妻,緊接著又來了一個年輕的男子。 三人看起來非常熟絡,應該是一家三口過來買下聘的東西。 婦人人看著攤子上的大雁,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家的大雁還像點樣子,剛才那對大雁病怏怏的,也不知道能不能養活呢,別走到半路就死掉了。” 然後又看向身後的兒子,年輕的男子也覺得唐肖景的這對大雁不錯。 一旁默不出聲的中年男子看向唐肖景,“小哥,這大雁怎麼賣的?” “5兩6錢一對,這是最後一對了,便宜點5兩5錢給你們吧。” 婦人瞪大了眼睛,不滿地大聲嚷嚷道: “什麼?這大雁居然要5兩5錢?你這大雁是金子做的呀,前面那家的才五兩銀子。” “嬸子,你看我家的大雁養得多好呀,白白胖胖的,個而且頭也大,拿去下聘多氣派呀。” 婦人雖然也挺滿意這大雁的,但覺得這個價錢還是太貴了,拉著一旁的兩人要走。 唐肖景見街上的人開始變少了,也不想一直耗著,趕緊把三人給喊了回來。 那婦人其實也不是真的想走,這是她砍價慣用的技巧。你不買了要走,賣家肯定就著急了,這價格就能輕易地砍下來。 現在時間已經有些晚了,唐肖景確實有些著急,想早些賣完回家,因此價格方面也做了一些讓步。 兩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最後一對大雁5兩2錢賣出去了。 今天帶過來的5對大雁,第一對是5兩5錢賣出去的,後面兩對都是5兩6錢,第四對算上打賞是7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