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依然還是下著小雨,而且霧特別大。 儘管家裡的大公雞已經開始打鳴了,可是天還是灰濛濛的。 葉家的人都已經習慣了早起,和往常一樣早早就起來了。推開房門,還能看到村裡同樣早起的人家已經升起了炊煙。 除了還在睡夢中的小七,葉家的其他人幾乎同時起來了。 葉老太太在廚房裡給大傢伙做早飯,葉西林則是在院子給家裡的豬做早飯。 南方多雨,春季經常都是煙雨濛濛的,夏季更是經常暴雨。 葉老爺子和葉西林,特意在院子裡的灶臺上方搭了一個大棚子,就算下雨也一樣可以煮豬食。 不管是任何天氣都不會餓著家裡的豬。 下雨天不用給菜園澆水,葉老爺子和葉東林披著蓑衣一起在小菜園裡摘菜。 這個時候正是吃豆角、茄子、絲瓜和韭菜的時候,還有圓滾滾的大冬瓜,也正是時候。 每樣蔬菜兩人都摘了一些,葉東林還摘了兩個大冬瓜。 祖孫倆帶著各種蔬菜過來後院清洗的時候,葉母和王春雨正好在醃製烤鴨和烤雞。 葉父則在一旁殺鴨宰兔子,準備做麻辣鴨貨的東西。 葉父腳邊還有一盆鴨翅、雞翅,這些做麻辣鴨貨的材料,全都是從做葉母和王春雨醃製的那些鴨子和雞身上砍下來的。 葉東林看向正在給鴨子拔毛的葉父,“爹,你把鴨翅、鴨腳這些邊角料都砍下來了,烤鴨和烤雞的價格是不是要便宜一些?” 買烤鴨和烤雞的人,大多都是過來買菜的婦人,這些婦人最是精明瞭,少一個鴨屁股雞屁股都有意見。 要是價格不變,卻少了鴨翅這些好吃的邊角料,那些嬸子估計要吵翻天了。 葉父確實忘記這個事情了,又和葉東林商量道: “上面部分少了脖子和翅膀,少了還挺多的,下面部分只是少了爪子,其實不明顯,。” “原本一例烤鴨和烤雞的價格是15文,現在改成,上面部分的12文一例,下面部分的還是15文一例,你覺得怎麼樣?” 葉東林覺得下面部分的還是15文,估計買到下面部分的人會有意見。 不過要是按14文一例,就相當於一隻麻辣鴨爪的成本至少要1文錢,那他們家也賺不了錢。 葉東林也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只好說了句,“先試試唄。” 葉老太太把早飯做好,其他人也忙得差不多了。 至於豬下水和豬頭,葉父多給了張屠戶十文錢,讓張屠戶的娘子和閨女,幫忙把這些東西處理乾淨再拿過來。 這樣葉父就能把時間節省下來做麻辣鴨貨了。 葉東林帶著糧食、蔬菜以及葉青青的雜書來到雜貨鋪的時候,四周的大霧才開始消散。 葉東林來到雜貨鋪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昨天寫好的告示貼出來。 第一張直接貼在了雜貨鋪和滷肉鋪中間的牆上,這樣不管是哪個鋪子的客人,都能一眼就看到大紅色的告示。 另外一張貼在了櫃檯最顯眼的地方,確保每一位進來雜貨鋪的客人都能看到。 葉東林將第一個貨架空了一排位置出來,然後將帶過來的雜書全部都放在上面。 收拾好之後,又趕緊將帶來的蔬菜擺放好,糧食倒入大缸裡面。 下雨天,外面的天都是灰濛濛的,周圍的住戶起得也晚了一些。 葉東林將所有東西都整理好了,才陸續有人過來買菜。 路上溼噠噠的,這些婦人也不想每天出來買菜,都是多買一些耐放的蔬菜和乾貨回去。 葉東林這邊蔬菜剛賣了小半,葉父就帶著熱氣騰騰的烤鴨和烤雞過來雜貨鋪了。 父子倆一個賣菜,一個賣烤鴨烤雞,還能相互給對方推銷。 等到葉東林這邊的菜賣得差不多,葉父的烤鴨和烤雞也賣了大半。 見雜貨鋪的人逐漸少了,葉父才回去滷肉鋪做滷肉。 廚房裡三鍋滷肉,一鍋是常做的原味滷肉,另外一鍋麻辣滷肉,另外一鍋是滷蔬菜和滷雞蛋。 葉父剛回去滷肉鋪,葉青青和唐肖景就過來了。 葉青青一來到鋪子的門口,就看到了牆上顯眼的告示,表示非常滿意。 早上賣的那些蔬菜有不少菜葉子和其他的碎屑掉在地上了,看起來亂糟糟的。 葉青青進來雜貨鋪的時候,葉東林正在賣力地打掃衛生。 葉青青看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