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青和王月牙說起碼頭上杭州客商的事情。 “我之前在碼頭上碰到一個杭州來的客商,那客商賣的的白絲綢和繡線比我們在楊家布莊買的還要好一些,但價格卻比楊家布裝的要便宜。” “那杭州客商每隔兩個月會過來一趟,我們幾個已經商量好了,一起到那客商那裡拿貨,這樣就能把繡品的成本壓下來。” 王月牙對於葉青青說的這個杭州客商也很感興趣。 “可惜縣裡太遠了,我懷著孕不能跟你們一起過去看布料了。”王月牙一臉失望地說道。 “我們先過去看看,要是不錯幫你也帶一些回來。” 一旁的李氏趕緊說道,生怕晚了王月牙要跟著她們一道去縣裡的碼頭。 去碼頭,來回要三個時辰,閨女剛懷上可受不住路上的顛簸。 葉青青提議道:“二表姐,到時候可以讓姐夫跟我們一起去碼頭看看。” 王月牙一臉不解地看向葉青青。“你姐夫又不懂做繡品的這些東西,讓他過去幹什麼?” 葉青青給王月牙解釋道:“那杭州客商,手上也有一些尋常的布料和針線,我當時問了一嘴,尋常布料的價格也不貴。” “姐夫現在不是在布莊做賬房嗎?我覺得可以去考察一下,你們以後也可以自己開一家小布莊。” 李氏也贊同葉青青的建議,興奮地拉著王月牙說道: “你們家的鋪子不是年底就要收回來了嗎,葉青青買的那些繡線和絲綢質量好,價格也便宜。” “我覺得可以去看看,要是質量不錯價格便宜的話,拿貨開一家小布莊也不錯。” 聽李氏和葉青青這樣一說,王月牙也有些心動。 李巖本來就是在布莊做賬房的,對於布莊的運作,以及布料的進價和賣出去的價格都比較清楚。 要是開一家小的布莊,比起其他生意更加容易上手。 王月牙十分興奮,他和李巖最近也在想著,自家的鋪子要做什麼買賣好比較好,這下子就有了方向。 “你們說得沒錯,家裡的那個小鋪子用來開布莊最合適了。” “青青說的這些杭州布料,我覺得可以去看看,待會李巖回來,我就和他說這個事情。” 王月牙和葉青青她們越聊越高興,從桃花村雞毛蒜皮的小事,說到鎮上附近發生的事情,一聊就是大半個時辰。 最後葉青青她們,都被王月牙留在家裡吃午飯。 李家昨天帶過來的母雞,昨天晚上王月牙宰了燉幹蘑菇。 現在還有一大海碗的雞肉燉蘑菇,李氏帶過來的母雞,王月牙就沒有動。 王月牙看了看李氏帶過來的蔬菜,拿了一些油麥菜、豆角和絲瓜出來。 在灶臺的上方掛著幾塊臘肉,王月牙用菜刀割了半塊下來。 臘肉炒豆角,清炒油麥菜,絲瓜炒雞蛋,再加上雞肉燉蘑菇,也夠5個人吃了。 葉青青和李氏負責擇菜和切菜,王月牙責掌勺,葉母負責燒火,4人擠在廚房裡有說有笑地一起忙活著。 4人剛把飯菜做好,李巖就從布莊回來了。 李巖在布莊做賬房,從家裡走路到布莊也只需要一刻鐘,每天中午都會從布莊回來吃午飯。 王月牙懷孕了,李巖回來的時候,還特意去點心鋪子買了一些青梅乾和紫蘇薑片回來。 聽布莊的東家說,婦人懷孕後會反胃,而且沒有胃口吃不下飯,吃一些青梅乾會舒服一些。 路過點心鋪子的時候,李巖就去買了一些回來備著。 紫蘇薑片則是點心鋪子的掌櫃極力推薦的,說這個最適合懷孕的婦人吃。 李巖也不是很懂,不過聽到掌櫃說適合懷孕的婦人吃,也就買了一些回來。 葉青青前幾次過來的時候,都沒有留下吃午飯,這次還是第一次在李家這裡碰到李巖。 李巖和唐肖景的性子有些像,都是比較沉穩的大氣,看著像是比較聰明有主見的人。 兩人性子雖然有些像,但是外表相差甚遠。 唐肖景在鏢局長大,從小就練武,身材高大,而且身上都是健碩的肌肉。 李巖讀過幾年書,做賬房後又整天在鋪子裡坐著,更像文弱書生一些。 吃飯時,李巖時不時就給王月牙夾菜,能看出來兩人的感情很好。 吃飯的時候,李氏暗中觀察著小兩口的相處,見兩人感情不錯,臉上也露出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