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掌櫃小聲在葉父耳邊說道:“這幾匹布料可以便宜2成。” 葉父將每一匹布料都仔細檢查過,布料皺巴巴的,不過除了受潮沒有什麼大問題。 兩匹黑色的兩匹藏青色的,顏色都是比較常見的顏色,葉父都要了。 挑好了布料,葉父又拿了一點中等和上等的針線,便宜的針線可以在北街再進貨。 年前做衣服的人多,鋪子裡有不少的大塊布頭和碎布頭,陳掌櫃很大氣,都送給葉父了。 調好布料,又到了最重要的砍價,葉父和陳掌櫃進行了長達一刻鐘的友好交流,最終陳老闆答應每匹布料給葉父讓一成利。 當然,那4匹受潮的棉布不在讓利的範圍內。 從陳家布莊出來,葉父又帶著葉東林進了楊家布莊。葉父花了50文在楊家布莊買了3大袋的碎布頭。 從楊家布莊出來,葉父又開始給葉東林上課。 “楊家布莊的東西質量好,品種也多,就是比較貴。你娘平時做繡品用的東西都是在這裡買的,不過鎮上和村裡就用不著進這麼貴的布料和針線了。” “你奶和青青做髮帶和頭繩用的布料,就是在這兩家布莊買的碎布頭和大塊布頭。碎布頭便宜,雖然做起來比較麻煩,但是這樣才能賺到銀子。” 葉東林認真地聽著葉父說話,要不是父子,外人根本不可能告訴他這些的。 接著父子倆來到西街。 “西街這裡聚集著許多的工匠,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可以在這裡買到。除了布料,我平時賣的東西里,有三分之一是從村民手裡收的,剩下的就是在西街這裡進的貨。” “愛美的女子的銀子是最好賺的,像胭脂水粉、面脂、手霜、頭油和香皂這些女子用的東西,雖然比較貴,但是利潤也很可觀。” “我知道,都是女人打理家裡的錢財,像家裡就是奶奶和娘管錢的。這女人手上有了銀子,自然就捨得花錢買東西了。”葉東林機靈地說道。 葉父覺得這小子說得也挺有道理的,這手上要是沒錢,想買也買不了。 “這也是其中一點,主要是這些東西消耗得比較快,基本上每隔一兩個月就要重新買。除了女子買來自己用,一些年輕的男子也會買來送給心怡的女子或者用來哄媳婦。” “上次請你去喝喜酒的的人,就是在爹你這買的東西,靠著送一些討女子喜歡的小玩意抱得美人歸。” 葉父這操作給葉東林開啟了新的思路,也幫長大後的葉東林成功娶上了媳婦。 “那呆頭鵝要不是有你爹我出手相助,哪裡能這麼快娶上媳婦。”葉父一臉壞笑地說道。 葉東林一臉崇拜地看著葉父,真誠地說道。“爹,你太厲害了。” 葉父見話題跑偏了,趕緊說了回來,“女子用的東西數量不要拿太多,每樣拿兩三盒就好,不過品種要豐富,東西多了才能吸引到那些愛美的女子過來挑選東西。” “除了女子的錢好賺,小孩子的錢也很好賺。像糖塊,尤其是便宜的飴糖,每次都是賣得最多的。” “像小孩子喜歡的一些小玩意也賣得不錯,我在村裡的唐大爺那裡已經訂好了一批木製的小玩具。” 冬天夜晚長白天短,葉父和葉東林回到村口時天都黑透了。 這時村裡的人都已經回家吃飯了,村口靜悄悄的,不遠處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爹、大哥,你們怎麼這麼晚呀。” “冬天天黑得快,怎麼不早點回來,家裡已經做好飯菜,就等你們回來呢。” 原來是葉母和葉青青提著燈籠在村口等著父子倆回家。 葉東林笑嘻嘻地說道:“我早就餓了,今天家裡做了什麼好吃的?” “冬天夜晚冷還有霜呢,千萬別凍著了,趕緊上來驢車。” 葉父將驢車停到葉母身邊,趕緊將母女倆扶上了驢車,一家四口有說有笑地趕回家吃飯。 葉姥姥年輕時在繡坊做過繡娘,當時就有做過兔皮大衣,這次做皮大衣對葉姥姥來說沒有什麼難度大,幾日工夫就帶著葉母將兔皮大衣做好了。 元宵節的前一天,葉父充滿期待的兔皮大衣終於做好了,葉母和葉姥姥拿著做好的兔皮大衣讓葉父試穿。 葉父在碼頭上見了不少的北方商人,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要高大一點。葉父也和葉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