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後山的15畝玉米都收回來時,先收的3畝水稻和兩畝玉米也終於晾曬好了。 因為今年雨水比較少,糧食的產量少了一成左右,3畝的水稻一共收了1300斤的稻子,另外家裡的2畝玉米一共收了1100斤的玉米棒。 葉老爺子看著晾曬好的稻子和玉米十分欣慰,“雖然今年的糧食減產了,不過情況還不算太壞。” “秋收之後上山多采點栗子、野紅薯,開春時在自留地再多種點紅薯,村裡的人也能撐過去。” 葉老太太皺著眉長嘆了一口氣,“今年雨水少,只怕明年雨水太多,這收成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這些都是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民的經驗,今年如果雨水太多,明年大機率會幹旱,反之今年雨水少,明年則多暴雨。 這次秋收的糧食減產了,明年收成還不知道怎麼樣,村裡家家戶戶都喪著臉。 精打細算的當家太太們個個絞盡腦汁想著怎麼多弄一些糧食。 收割完的稻田,散落下來的稻子全部都被撿得乾乾淨淨,生怕漏了一粒稻子。 村裡不少已經收好糧食的人家,每天起早貪黑的上山採栗子,或者去找野生的紅薯和山藥這些能充飢的糧食。 桃花村四周有不少的山,村民們已經存了不少的種子,打算明年開春在山上偷偷種食紅薯、土豆和南瓜這些產量高的糧食。 糧食糧食好之後要放到地窖儲存,葉父和葉老爺子將地窖裡面去年的舊稻子搬到地窖的最外邊,去年的玉米全部搬到雜物房,這些去年的玉米是要賣掉的。 新收回來的水稻和玉米全部整整齊齊地放在地窖裡面,地窖裡面也換上了新的石灰用來防潮。 這次秋收的糧食,加上夏收剩下的舊稻子,這些糧食可以吃到明年年底,葉老爺子和葉父看著著滿地窖的糧食,心裡既滿足又自豪,明年起碼不用餓肚子。 這時地窖才裝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空間葉老爺子打算全部存上小後山收回來的玉米。 小後山的玉米是前兩年開荒的,地裡肥力不足,加上又沒有足夠的肥料施肥,產量比較低。 葉老爺子估計這一畝地的玉米大概只能收個300斤玉米棒,15畝就是4500斤的玉米棒。 葉老爺子打算留下2000斤的玉米棒,再加上之前的存糧,家裡的糧食大概能吃上兩年左右。 去年的舊糧賣掉,剩下的玉米葉老爺子打算唐家父子留一些,剩下的則用來交稅。 葉家秋收結束後,唐家開始收山谷的黃豆了。山谷一共種了五十多畝的黃豆,唐山在村裡請了20人幫忙收豆子。 秋收比平時的零工辛苦,唐山開出了25文一天的工錢,而且包一頓午飯。 村裡不少人都想賺這份工錢,唐山一放出訊息,半個村子的人都跑來唐家找唐山。 甚至有人去葉家請葉老爺子、葉老太太幫忙,不過都被兩人拒絕了,雖說是親家,可他們也不好對唐家指手畫腳的。 來找唐山的人太多了,而且他們父子倆又是剛搬回來沒多久的,唐山不好得罪人,一時拿不定主意找哪些人幫忙秋收。 最後葉老爺子給唐山出了個主意,讓唐山找村長幫忙請人,還請了村長的小兒子葉秋收做領頭人幫忙收黃豆。 葉老爺子每天跟著唐家父子一起去山谷收割,而葉老太太和葉母還有葉青青則幫忙做午飯。 這時小菜園的青菜不多了,葉老太太和葉青青去小菜園摘了一些豆角和絲瓜回來。 廚房裡面的葉母正在切魚乾,葉母中午打算做兩鍋臘魚豆角土豆燜飯,再加一個絲瓜雞蛋湯。 這伙食在村裡可以說比較奢侈的一頓午飯了,不過秋收是力氣活,吃不好也沒力氣去收糧食,因此每次夏收和秋收都是村裡伙食最好的時候。 葉家、唐家再加上請的20個幫忙收糧的村裡,葉母三人中午要做20多人的飯菜,葉母為了省事,幾乎每天都是各種燜飯和蓋飯。 臘魚豆角土豆燜飯、幹蘑菇臘雞燜飯、野兔子燉豆角幹蓋飯、野兔子燉土豆蓋飯,再加上一個雞蛋青菜湯,吃得過來幫忙秋收的村民恨不得在葉家做長工。 伙食好了,村民幹起活來就更加賣力了,只花了10天就將唐家的五十多畝的黃豆都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