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葉貨郎1(第1/2頁)
章節報錯
吃過晚飯,葉父就開始收拾明天要用的東西。 葉父之前的設想是一天去北街擺攤,一天去當貨郎賣貨,輪流著來。 沒想到這段時間北街的生意一直不錯,葉父就一直在北街擺攤。 不過時間長了,攤子上的東西,有需要的大部分都買過了,而且最近也出現了另外一個賣雜貨的攤子和葉父搶生意。 昨天攤子的生意雖然不錯,但大頭還是繡品和蜂蜜,攤子上的其他雜貨賣得並不好。 葉父憂患意識很強,覺得這樣下去不行,還是要繼續當貨郎。 一來可以多賣點東西,二來可以在各個村子多收一些特別的東西,過來攤子上賣。 葉父也不是第一回當貨郎了,對於哪些東西好賣、哪些東西賺錢多,早就一清二楚。 像好看的布料、碎布頭、針線、農具這些實用的東西,雖然利潤不高,但是買的人比較多。 相反,女子梳妝打扮用的東西,雖然買的人不多,但利潤高。 這兩類的東西,葉父都準備多帶一些。 葉父明天打算去三個村子,方家村、小嶺村和大山村。 方家村就在桃花村的隔壁,方家村最近幾年開荒了不少田地,日子過得還是不錯。手上有錢,自然捨得花錢買東西。 小嶺村離大山村不遠,也是一個靠近山裡的村子,那裡山多地少。 雖然小嶺村並不富裕,但是山裡的物產豐富,村裡有不少人家都會硝制皮子,正好可以收一批皮子回來。 至於大山村,葉父再熟悉不過了,村裡十分偏僻,往來的貨郎十分少,每次去大山村都是賺得最多的。 葉父前幾日已經在福家村的方鐵匠那裡,訂了一批農具和廚具。 剪刀、鐮刀,鋤頭,砍刀、斧頭、菜刀和大鐵鍋一應俱全。 葉父把所有的鐵製用品,都裝到一個大揹簍裡面,最後將兩口大鐵鍋蓋在揹簍的上面。 除了鐵製品,葉父還和村裡的木匠定了一批木質的東西。 唐大爺如今年紀也大了,這兩年已經不做木工了,現在村裡的木匠是唐大爺的二孫子唐小強。 唐小強和葉東林同齡,雖然年紀不大,不過木工方面很有天賦,做的東西一點也不比唐大爺差。 葉父把木盆、水桶、木簪子和木梳各收拾了幾個放在一旁。 據葉父所知,小嶺村和大山村是沒有木匠和鐵匠的,前幾年這些東西在兩個村子也賣得最好。 明天要去這兩個村子,葉父特意收拾了比較多的木製品和鐵製品。 另外就是女子打扮用的東西了,頭繩和髮帶葉父各挑了10根出來。 因為是在村裡賣的,葉父並沒有挑那些絲綢做的價格高的頭繩髮帶,而是挑了一些便宜實惠的。 胭脂水粉、手脂、面脂、頭油這些更是少不了,這些小東西可是最賺錢的。 葉父將這些女子梳妝打扮用的東西,全部裝在了一個揹簍裡面。 接著又挑了幾匹顏色鮮嫩、適合小姑娘和小媳婦穿的麻布。還有黑色和灰色,這些適合幹活穿的粗麻布。 大塊的布頭和碎布頭也收拾了好多捆,最後葉父又收拾了一些便宜的針線。 葉父想到小嶺村和大山村都是山多地少,連忙下了地窖,扛了兩麻袋的玉米棒上來,稻子也拿了半麻袋。 第二天一早,葉貨郎就趕著滿滿一車的東西出門去賣貨了。 桃花村的村頭有一棵巨大榕樹,邊上還有幾棵長得枝繁葉茂的桃樹。 這個時候已經結束秋收了,家裡也沒什麼農活,村裡的人都閒著呢,樹下非常熱鬧。 七八個年紀大一些的大娘圍坐在一起,一邊納著鞋底,一邊七嘴八舌地說著村裡最近發生的各種八卦。 而年輕一些的婦人,在桃樹下坐了一堆。 有縫補衣服的、有繡手帕的,還有納鞋底的,嘴裡聊著各種八卦趣事,手上也不忘幹活。 在不遠處,還有三五個遊手好閒的男子坐在一起吹牛聊天。 周圍還有七八個調皮搗蛋的小孩竄來竄去的。 葉父見村口人多,乾脆把驢車停了下來,把車上的各種雜貨都搬了下來。 驢車上的各種東西,葉父都分門別類用揹簍裝好的,很快就搬了七八個揹簍放在驢車跟前。 也不用葉父叫喊,驢車太顯眼了,一停下來就有不少人注意著呢。 葉父的滷肉鋪子做不下去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