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定農具(第1/2頁)
章節報錯
趁著新糕點的東風,葉父這邊生意還不錯,早早就將帶來的糕點和烤雞全都賣完了。 而且這兩種水晶糕點,正好和梨花酒、梨花釀相配,葉父搭配著一起賣,賣出了好幾斤的酒水呢。 葉父腰間的荷包鼓鼓囊囊的,裡面的銅板和碎銀叮噹作響。 聽著這悅耳的聲音,葉父上揚的嘴角就沒下來過。 就是路過準備開張的劉家糕點鋪子時,臉上依舊是樂呵呵的。 葉父笑得開心,不過在鋪子裡面打掃收拾的劉家人,臉色就不太好看了。 劉家的人也想不明白,好好的雜貨鋪,為什麼要賣糕點呢? 葉父來到雜貨鋪的時候,葉東林一看他的臉上的笑容,就知道今天攤子的生意不錯。 不過雜貨鋪這邊的生意也不差,早上帶來的糕點和烤雞烤鴨也賣得差不多了。 就剩下兩塊綠豆糕和半隻烤雞,正好拿回去自家吃了。 鋪子裡還有兩個正在看書不肯離開的小屁孩,葉東林也不趕人,父子倆順手將雜貨鋪的東西一一規整好。 看書的人前腳剛走,梁有才和梁有為就拿著抄好的書過來找葉東林。 “不錯,你們這字寫得越來越好看了。” 葉東林接過兩疊抄好的書,梁有才抄的是一本話本,而梁有為抄的則是一本遊記。 葉東林自己檢視著抄好的遊記,另外一本話本則遞給了一旁的葉父。 抄的書沒有什麼大問題,葉東林爽快地給兄弟倆結算了今天的工錢。 葉東林和兄弟倆說好了,抄一本書有15文錢的工錢,兄弟倆一共是30文。 他們抄的都是比較簡短的話本和遊記,半天就能抄好一本。這工作對於他們來說還是比較輕鬆的。 讀書人清高,無非是因為他們手上有錢。 像梁家兄弟這樣,小小年紀就為生計、為科考的路費奔波的,哪有那麼多講究,面子又不能當銀子用。 兄弟倆拿到工錢,眉開眼笑地又在科考的那些書裡面各挑了一本回去看。 葉東林還親切地讓他們多挑兩本,看完再送回來就行。 “謝謝葉叔,拿一本就好,看完我再過來換其他的書。” 梁有才雖然年紀不大,但十分懂事。走之前還和弟弟一起將書架的書整理好。 葉父見兄弟倆不卑不亢,而且進退有度,也十分看好他們。 把雜貨鋪的大門關好,葉父和葉東林樂呵呵地趕著驢車車回家。 路上父子倆還一起討論著今天新推出的糕點。 路過福家村的時候,葉父帶著葉東林去了方鐵匠家裡。 方鐵匠是附近幾個村子手藝最好的鐵匠,而且價錢公道,父子倆每次買鐵具都會過來找他。 很快就夏收了,葉父打算訂一批農具,過幾天運到其他村子去賣。 根據葉父多年的賣貨經驗,夏收和秋收村裡的人都需要大量的農具,他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方鐵匠的打鐵鋪子就在村頭,前面是打鐵的地方,後面則是自家住的。 以前方家的宅子很小,前面打鐵的地方雖然比較寬敞,但後面住的地方緊巴巴的。 方鐵匠手藝好,這些年攢了不少錢,年初的時候把宅子子重新修整了。 前面的小院看著和以前差不多,不過後面又多建了好幾間屋子。 父子倆一進到院子,就看到方鐵匠在火爐旁打鐵,一旁還放著兩把新做好的鐮刀。 快夏收了,附近不少人都過來找他訂做收割水稻的鐮刀。 夏天本來就炎熱,在火爐旁更是熱得不行,方鐵匠腳下的地都被身上的汗水給打溼了。 方鐵匠看到葉家父子非常高興,這兩人可以說是打鐵鋪子的大客戶了。 放下手上的大鐵錘,方鐵匠隨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葉老闆,許久沒見你過來了,是要訂農具嗎?” 快夏收了,最近過來找他的,十個裡面有八個都是要訂農具的。 葉父將一旁放著的毛巾遞給他,“是啊,馬上就是夏收了,我想訂一批農具。” 方鐵匠一看葉父要的量還不少,眉開眼笑地嘴問道: “沒問題,你要多少?我這邊先記好。” “25把鐮刀,10把砍刀,鋤頭要8個,另外再要5把剪刀和5個大鐵鍋。” 方鐵匠趕緊在本子上記好,他這邊用了多少鐵、賣給了誰,都要一一跟官府那邊報備的。 “行,我前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