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栗子糕(第1/2頁)
章節報錯
年前的時候,唐肖景一共捉了9只大雁回來,其中6只是母的,3只是公的。 今天唐肖景在河邊又抓了3只大雁,其中1只母的,2只公的。 現在家裡已經有了12只大雁,有10只是成雙對的,剩下多餘的2只母大雁。 唐肖景早就在小河鎮打聽好了,5兩銀子一對大雁,5對就是25兩銀子。 想到這,唐肖景爽朗地笑道:“好傢伙,25兩銀子呀,都趕上我兩個月的進賬了。” 不過現在小河鎮冷冷清清的,怎麼也要等元宵節過後才有客商過去。 唐肖景打算把這5對金光閃閃的大雁先養著。 而葉青青這幾天都在忙著縫製皮衣,她從唐家給的聘禮裡面挑了一匹柔軟的棉布作為裡襯。 然後一點點把小塊的皮子給拼接好,再做成一件完整的皮衣。 葉青青手藝好,拼接的地方不上手摸,一點都看不出來,看著就像一張完整的皮子做成的。 唐肖景拿著葉青青剛做好的兔皮大衣,一頓猛誇,“憑娘子這番手藝,這兔皮大衣低於4兩5錢我可不賣。” 第一件做好的兔皮大衣,只賣了3兩8錢,唐肖景一直覺得賣得太便宜了,十分不甘心。 葉青青特意找常年賣皮子的葉父瞭解過,其實是他們賣皮子的時間不對。 “我問過我爹,皮衣大多都是北方那邊需要的,北方的客商一般夏天的時候過來進貨。” “然後秋天變冷的時候在北方賣皮衣,我們賣皮衣的時候是年底了。買皮衣的客商早就已經回去北方了,所以我們的皮衣賣不上價。” 聽葉青青這麼一說,唐肖景也知道了,不是他們的皮衣不好,是他賣的時間沒找對。 葉青青建議道:“我看這些皮子還不如先留著,等夏收之後再拿去小河鎮那邊賣,估計價格能高一些。” 唐肖景將皮衣摺好,“我也是這樣想的,反正皮衣耐放,這幾件就先放著,晚些再拿到小河鎮賣掉。” 過年的這段時間,不管是雜貨鋪還是葉父的小攤子,吃食和蜂蜜都賣得非常好。 也不是每天的生意都這麼好的,王春雨想趁著現在過年大家手上有錢,趕緊多賺點錢。 剛好葉老爺子有空帶小七玩,於是王春雨把烤鴨、烤雞和糕點的數量也翻了一倍。 葉父和葉東林每天回來數銀子都是樂呵呵的,不過最高興的莫過於葉老太太了。 葉家的兩座小山上面有不少栗子樹,家裡的板栗都堆成小山一樣了。 葉西林每天煮豬食的時候,都會在炭火上烤一些栗子。 這天下午,王春雨和葉家姐弟一起在煮豬食的大鍋前烤栗子吃。 忽然靈機一動,打算用這些栗子做糕點。 王春雨收拾了半揹簍的栗子出來,然後將栗子清洗淨,再用小刀在栗子的外皮上劃一個十字。 這是葉西林找到的竅門,提前把栗子劃破,煮出來的栗子很容易就可以剝掉外殼了。 王春雨把大鐵鍋洗乾淨,然後將處理好的栗子放進鍋中,加入沒過栗子的水將栗子煮熟。 栗子煮好後,王春雨把栗子拿到廳堂,葉青青和葉西林聞著香味趕緊過來幫忙了。 三人一邊剝栗子一邊偷吃,栗子剝好後,已經少了三分之一。 王春雨將剝好的栗子肉鋪到案板上,然後用擀麵杖將栗子肉壓碎,用力壓成粉末狀態。 壓碎的栗子還不能直接用,王春雨拿來一個濾網,把處理好的栗子粉末放到濾網上過濾。 過濾出來的栗子粉要更加細膩,口感也會更加鬆軟好吃。 得到的栗子粉,王春雨分成了三份,一份在裡面加了一點蜂蜜,一份加了一些少量的糖漿,最後一份什麼都沒有加。 然後王春雨拿了三個做月餅的模子出來,三個模子都是不一樣的形狀。 一個是圓形的,一個是方形的,還有一個是小花的形狀。 王春雨將栗子粉裝在模子裡,然後用手壓實,最後將圓形的栗子糕輕輕推出。 做好的栗子糕有三種口味,圓形的是加了糖的,小花形狀的裡面加了蜂蜜,而方形的是原味的。 三種栗子糕,最成功的是加了蜂蜜和糖漿的,兩者要溼潤一些,做出來的形狀更加好看,也不容易散。 而原味的稍微一用力就碎成了幾瓣,而且吃起來也很乾,有點噎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