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喝喜酒(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肖景忙著抓大雁,葉青青這幾天也忙著縫製皮衣。 唐家父子硝制皮子的手藝還不到家,做出來的皮子有一些發硬。 葉青青縫製皮衣的時候,特意挑選了一些柔軟的棉布作為裡襯,這樣做出來的皮衣可以更加貼服一些,穿起來更加舒服。 忙活了幾天,葉青青終於把兩件兔皮大衣,以及一件羊皮大衣做好了。 從葉家吃過晚飯回到家後,葉青青得意洋洋地把三件做好的皮衣拿了出來。 “這是剛做好的皮衣,你們看看,是不是比上次3兩8錢的那件好一些?” 這次的內襯,葉青青換了一種更加柔軟的布料,三件皮衣摸起來確實比上次那件要柔順舒服一些。 唐肖景試穿了一下後,給葉青青豎了一個大拇指,“特別舒服柔軟。” 唐山還沒穿過皮衣呢,拿起另外一件兔皮大衣穿了起來。 “好看,爹穿著這皮衣還挺氣派的。”葉青青笑眯眯地稱讚道。 唐肖景調侃道:“爹,要不這皮衣就留著給你過年穿吧。” “太熱了,這皮衣我們這邊根本穿不了。” 這邊的冬天不冷,唐山穿了一會的皮衣就感覺身上有些發熱出汗了,趕緊把身上的兔皮大衣脫了下來。 皮衣都做好了,唐肖景打算明天去一趟小河鎮,把皮衣和三對大雁給賣了。 東西不多,唐山就沒跟著一起去。 第二天,天還是灰濛濛的時候,唐肖景就趕著牛車出門了。 還有幾天就過年了,除了本地的客商還在,小河鎮大部分的客商都已經回去過年了,街上顯得比之前冷清了許多。 人少攤子上的位置很多,而且也不用攤位費了,唐肖景找了一個相對顯眼一些的地方就開始擺攤。 其實一來到小河鎮,唐肖景就發現自己過來賣東西的時間不對,北方的客商早就回去了,而本地的客商根本不會買皮衣。 而且馬上就過年了,要下聘的人早就已經下完聘了,剩下的怎麼也要等到開春,大雁怎麼也要年後才有人買。 唐肖景擺了半天的攤子,一個過來詢問皮衣和大雁的人都沒有。 等到快要回去的時候,攤子上來了一位中年男子,說想把唐肖景攤子上的皮衣和大雁全都收了。 唐肖景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那人的出價給嚇到了。 原本5兩銀子一對的大雁,只肯給4兩銀子,原本4兩的兔皮大衣,開價3兩2錢,最過分的是,羊皮大衣居然開價5兩銀子。 一開口就砍掉了2成的價格,唐肖景自然就不願意了。 反正皮子耐放,他晚些等北方的客商回來了再賣也是一樣的,大雁也也一樣,拿回去先養著也比賤賣好。 唐肖景為了不白跑一趟,特意去了一趟白家油坊,運了一車油渣回去餵豬。 就在唐肖景擺攤的時候,葉西林和葉母去了李家。 今天是李果兒的大哥李風成親的日子,這個時候的李家非常熱鬧,幾乎全村都過來喝喜酒了。 作為李果兒的嫂子、李家的長媳,葉母其實在背地裡也打聽過李風的娘子。 楊玉芳的阿爹和大哥都是村裡的獵戶,不過都是尋常的獵戶,和李家幾人比不了。 雖然楊家家境一般,不過也不至於困難。 楊玉芳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她是楊家最小的孩子,因此頗受家裡的寵愛,性格比較活潑豪爽。 李風和楊玉芳兩人認識的過程也十分戲劇性。 前幾年,李風去附近的山上打獵,下山的時候剛好碰到在半山腰崴腳的楊玉芳,英雄救美把小姑娘揹回了村裡。 後來李玉芳腿傷好了之後,還特意拿了東西過來答謝李風,一來二往的,兩人慢慢相互有了好感。 都是同一個村子的,兩家知根知底的,很快兩人就定親了。 母子倆來得早,這個時候李風還沒去接新娘子呢。 李果兒見到葉西林過來了眼睛一亮,趕緊把他拉了過來,打算待會帶上他一起去接新娘。 “你不是讀過書嗎?要是待會我嫂子他們那邊要求背詩,就由你應付。” 葉西林趕緊搖頭,“背詩?這個我不行呀。” 葉西林這個時候十分心虛,他上學的時候,整天打瞌睡,這幾年天天在家裡養豬,以前學的字也都忘記了不少了。 這時一群人簇擁著李風出門去接親了,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