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河鎮回來的第二天,就下起了雨。 葉西林原本還打算去大山村給李果兒送牛肉乾、送耳釘的,現在也沒辦法過去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綿綿的細雨,一下就是好幾天。 春耕十分重要,村裡不少人家冒著雨在田裡犁地、翻地的。 葉家和唐家的水田早就犁好了,因此這幾天有不少人上門借牛借驢的。 兩家人心善,想著都是一個村子的,也不好拒絕,兩家的牛和驢子都借了出去。 隨著春雨雨的滋潤,山間、田裡的野菜長得越發的好。 竹林的筍子也紛紛從土裡往外冒出來。 村裡裡不少婦人冒著雨上山挖野菜、挖春筍的。 唐肖景閒著無事也冒著雨去後山的竹林裡,挖了不少的筍子回來,最後都被葉母做成了酸筍。 下雨天,葉父不能去北街那邊擺攤,也不能做貨郎賣貨,被迫清閒了下來。 前段時間每天忙著,葉父天天想著休息。 等到下雨天不能出去擺攤了,葉父心裡又癢癢的,特別想去擺攤賺錢。 這些天沒有進賬,葉父心裡不踏實。 不過這個天氣也擺不了攤,葉父只好冒著雨在村裡四處轉悠,收了不少東西回來。 收回來的東西大多都是村裡的手藝人做的,有蓑衣、草帽、木盆木桶和蘆葦編織的涼蓆。 甚至他還去王朵朵家裡和村長家裡,收了不少的繡品回來。 加上在小河鎮買回來的新奇東西,葉父信心滿滿的,正等著天氣變好後,去北街大展身手。 雨一直下到清明節的前一天夜裡,才停了下來。 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祭祖,祭拜過祖先後,唐家和葉家就要開始忙著插秧了。 家裡的大公雞還沒開始鳴叫,村裡的人就紛紛起來了。 唐肖景是在一陣早飯的香味中醒來的,睜開眼睛的時候,外面的天還是黑著的。 這時葉青青還在夢鄉之中,唐肖景輕手輕腳地起來,摸黑穿好衣服。 唐肖景剛走到廚房,唐山也推開房門出來了。 父子倆一人煮早飯一人挑水,忙活了一陣子,天邊才微微有些光亮。 惦記著春耕的事情,唐山也不等葉青青起來了,自己先吃早飯。 吃過早飯,就帶著大黃和小黃去石頭山那邊的山谷忙春耕。 唐山出門的時候,天才剛剛亮起來。 唐肖景回屋準備喊葉青青喊起來吃早飯,發現人已經起來了,正在穿著衣服。 葉青青見唐肖景推門進來,手上的動作也沒有停拿過椅子上的外套給自己穿好。 穿好衣服後,輕聲問道:“爹已經吃過早飯了?” “吃了,剛剛才出門呢。” 葉青青有些不好意思,每天都起不來,長輩都出門了才起床。 唐肖景和葉青青日夜相處,一眼就看出她心裡想的事情,抬手輕撫著她的秀髮。 “沒事,你現在懷著孩子需要多休息。爹還特意叮囑我讓你多休息,別累著呢。” 唐肖景確實沒有說假話,葉青青肚子裡的孩子已經9個月了。 肚子越來越大,站直身子葉青青幾乎看不到自己的腳尖。 這個時候唐肖景一刻也不敢放鬆,只要在家,時時刻刻都要跟在葉青青的身旁。 兩人吃過早飯後,唐肖景把葉青青送到葉家。 唐肖景把人送到廳堂,離開前還彎著腰親了親葉青青圓滾滾的大肚子。 孩子彷彿感應到唐肖景的動作,在肚子裡面輕輕動了動。 感覺到孩子的回應,唐肖景激動得地又多親了兩口,這才匆匆忙忙趕著牛車去忙活。 唐肖景非常期待小傢伙的到來,每天干活都充滿幹勁。 畢竟家裡馬上就要多一口人了,怎麼也要多賺點錢養孩子。 畢竟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葉青青站在廳堂,見前院一個人都沒有,又去了後院。 這時葉老太太和王春雨正在豬圈裡餵豬。 豬圈裡的大豬小豬估計餓瘋了,正在大聲嚎叫著。 十幾頭豬叫起來,簡直比葉西林和葉東林平時打鬧的時候還要吵。 吵得葉老太太腦瓜子疼,這個時候也不嫌棄兩個孫子平日裡打打鬧鬧的了。 葉青青扶著腰慢慢地走了過來,“奶奶、嫂子,怎麼是你們在餵豬,西林呢?” 葉老太太把八分滿的豬食,提到豬圈裡面。 “今天開始,家裡的水田要插秧了,你爺爺和西林去了小後山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