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的時候,葉父和葉東林興高采烈地和大家說起兩間鋪子的安排。

小的鋪子用來開書肆,主要是租賃各種話本、遊記以及科考方面的書,另外兼顧賣一些文房四寶和糕點。

父子倆想得很清楚,他們沒有門路找到孤本、最新的科考試題這些珍貴的資料,也花不起錢囤積書本。

只能以遊記和話本作為主打發展雜書租賃。

雖然這樣前期也要不少的本錢,不過這些東西放著又不會壞,要是生意不好還可以拿到鎮上的雜貨鋪賣掉呢。

聽父子倆這麼一分析,大家覺得開書肆還是挺好的,畢竟新買的宅子離書院很近。

近水樓臺先得月嘛,以後生意肯定不錯。

至於大的鋪子,兩人打算開一間和鎮上的雜貨鋪一樣的雜貨鋪。

不過雜貨鋪要找可靠的人提供新鮮的蔬菜,這個還沒找到合適的人選。

而且葉東林如今走不開,於是大家商量好,決定先把書肆開起來。

葉父和葉東林苦思冥想了一個晚上,終於列好了一份葉家書肆需要採買的書單。

啟蒙方面的書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千家詩》、《弟子規》和《聲律啟蒙》。

考慮到啟蒙的幼童,往往比科考的人數量要多一些,而且價格一般比較實惠,啟蒙的書葉父覺得每樣需要3本。

這些書既可以用來租賃,還可以直接賣掉,要是實在賣不掉,還可以拿回鎮上雜貨鋪那邊呢,怎麼也虧不了。

童生主要考核四書和五經,具體的書有:《大學》、《論語》、《孟子》、《中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

讀書人基本都要讀四書五經,所以這些書每樣需要兩本。

而要考取秀才,需要的書就比較多,父子倆只寫了一些常規的,大家熟悉的書。

《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周禮》、《儀禮》、《論語講義》、《孟子講義》、《孝經》和《爾雅》等等。

另外,還有有關於律法的、算術的和農桑的書。

科考可不單單是四書五經,詩詞歌賦以及和策論也要考,需要豐富的知識才行。

不過科考的書實在是太貴了,父子倆打算各要一本就行。

要是實在不夠用,葉東林打算自己抄。

科考方面的書一直都備受追捧,最便宜的啟蒙用書,也要100文左右,其他科考方面的書少則幾百文,多則好幾兩銀子。

看著字上密密麻麻的書名,兩人保守估計了一下,就算全都買二手的舊書,也要好幾十兩銀子。

而且科考方面的書,很少有二手的,要把這些書全都買齊,怎麼也要100兩銀子左右。

還要進一批文房四寶,這些東西都不便宜,進貨怎麼也要幾十兩銀子。

兩個人保守估計,這個小書肆要一百八十兩左右,投入的本錢還真不少呢。

還有大的鋪子,雜貨鋪裡面需要準備的各種貨物,要壓在裡面的錢也不少。

兩人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決定合夥做生意,成本和利潤都對半,這樣壓力就小一點。

第二天一早,父子倆就來到了自家的雜貨鋪,葉東林清點了一下之前抄好的書籍。

目前有一套啟蒙的書、15話本和12本遊記。

話本和遊記都是平時租的人最多的,原本葉東林是打算用來替換那些快壞掉的書,現在有了新的書肆,就先拿出來用。

除了這些剛抄好的書,貨架上還有將近100本的遊記和話本。

葉東林打算傍晚早些回來,找幾個字寫得好一些的學子幫忙抄書,把這些全都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