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針線,攤子上還有杭州過來的各種好看的絲綢。 葉青青一眼就看中了一匹白色的絲綢,這絲綢比剛才葉青青在楊家鋪裝買的還要更好一些,用來做用來做繡圖正好。 葉青青看向攤子前的中年男子,“老闆,這白絲綢多少銀子一匹?” 男子挺著比梁掌櫃還大的肚子,熱情地說道: “小娘子,這白絲綢早上還賣5兩銀子一匹的,現在就剩這最後一匹了,便宜點4兩8錢給你吧。” 這個價格比楊家布莊的要便宜一點,葉青青心裡十分高興,不過臉上還是冷冷淡淡地問道: “我剛才挑的這些繡線和繡花針呢?” “繡線110文一捆,這裡18捆繡線,繡花針是150文一套,一共2兩130文。” “白絲綢加上繡線和繡花針,總共是6兩930文,給您抹零一共6兩9錢。” “老闆,我都挑這麼多的東西了,6兩5錢可以吧,行的話這些東西我就要了。” 男子面露難色,“小娘子,這些都是從杭州運過來的好東西,和普通的便宜貨是不一樣的,真的不能再便宜了。” 葉青青拉著唐肖景就要走,一邊走還一邊說道:“現在都這個時辰了,碼頭上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 中年男子見葉青青要走了,又趕緊把葉青青喊了回來。 兩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葉青青花了6兩6錢買下了這些做繡品用的東西。 另外,中年男子還多送了一些普通的針線給葉青青,雖然做不了繡品,不過用來做衣服還是不錯的。 拿到銀子的男子,樂呵呵地和葉青青說道: “小娘子,我們每兩個月都會過來一趟,下次歡迎再過來,我們家的繡線和白絲綢最適合做繡品了。” 葉青青接過東西,笑眯眯地應道:“好呀,有需要我會過來的。” 葉青青是繡娘,繡線和白絲綢這些用得快,每三四個月就要買一次的。 攤子上的東西確實不錯,而且價格還比楊家布莊的便宜一點,以後在他們家買繡線和白絲綢也不錯。 葉青青打算回去和葉母商量一下,她們母女加上二舅母和二表姐,四人要用到的東西不少,量大應該還能再便宜一些。 買東西的時候痛快,葉青青回過神來的時候,才發現賣繡品的18兩銀子,已經花得七七八八了。 葉青青也不敢繼續再逛下去了,趕緊拉著唐肖景回去。 再不走,賣獵物的銀子都保不住了。 今天唐肖景也是大開眼界,他平時也經常給葉青青買胭脂水粉和做衣服的布料,頂多就花幾百文。 唐山經常說他大手大腳的,沒想到葉青青今天光是買做繡品用的東西,就花了16兩6錢。 做繡品賺錢多,不過這本錢也不是一般人能承擔得起的。 其實繡坊也可以提供材料和繡樣,這樣就不用出本錢了,不過拿到的錢也很少,而且還有時間的要求。 葉母還有葉青青,一直一來都是自己買東西做繡品的,雖然風險大,但是賺到的銀子也多。 唐肖景是門外漢,葉青青挑的那一堆繡線,他也看不出有什麼不一樣,更別說那一套繡花針了,看著都差不多。 不過唐肖景也沒敢出聲,老老實實提著各種東西,他今天就是過來做苦力的。 葉青青許久沒有逛街了,一時收不住,今天買了不少的東西。回到家後,兩人花了不少時間去收拾。 東西收拾好後,葉青青給葉家送了一隻烤鴨和兩根牛骨頭過去,一同過去的還有扛著布頭的唐肖景。 兩人進門的時候,葉母和王春雨正在擇菜,葉老太太在一旁逗著小七玩。 葉老太太看到唐肖景扛著兩個麻袋過來,好奇地問道:“這麻袋裡面裝的什麼?” “這兩袋都是布頭,家裡還有一袋呢。” 唐肖景將麻袋放到廳堂,回去把剩下的一麻袋也扛過來。 葉母看向葉青青,“怎麼帶這麼多布頭過來?” “我今天去縣裡賣繡品,順便去楊家布莊買了做繡品用的東西,鋪子裡的布頭我看挺不錯的,都是鮮豔看好的好布料。” “用來做頭繩和髮帶正合適,我就順道買了回來。” “另外,我還帶了烤鴨和牛骨頭哦。”葉青青笑嘻嘻地把裝著烤鴨的籃子給了葉母。 “你這傻孩子,你都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