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下來,嚴家滷肉鋪已經站穩腳跟了。 像滷豬頭肉,排骨,肘子這些好的肉,都是去嚴家的滷肉鋪。 而葉父這邊靠著烤雞和烤鴨,還有便宜的鹵素菜和豬下水,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的。 兩家滷肉鋪側重點不一樣,也都勉強存活下來了,只是終究不如葉父一家肉鋪的時候生意好。 葉父原本想著靠烤鴨和烤雞打響名堂的,但是沒想到買了滷肉的人,基本上就不會再買烤雞或者烤鴨了。 畢竟附近的人還沒有那麼有錢,可以同時吃上好幾個肉菜。 葉父每天都要在心裡痛罵一頓嚴大福,鎮上這麼大,做什麼非得在跟前搶他的生意。 恨不得喊上葉東林給嚴大福套麻袋,疼揍他一頓。 而嚴大福其實也十分後悔,他原本是仗著自己手藝好,想著能把葉家的生意完全搶過來,根本不把葉父放在眼裡。 哪曾想到葉家靠著烤雞和烤鴨,生意還也還不錯。而他這邊的生意雖然還行,但比預想的要差了許多。 畢竟地方就這麼大,人就只有這麼多,同時有兩家滷肉鋪子,那生意肯定好不了的。 葉父每天趁著嚴家的滷肉鋪還沒開門,和葉東林兩人一唱一和地和過來雜貨鋪買菜的婦人推銷烤鴨和烤雞。 早上就能將烤雞和烤鴨得賣得七七八八了,不過嚴家滷肉鋪開門後,葉家這邊就異常冷清。 而下午基本上就沒有幾個客人,葉父無聊得每天和葉東林在雜貨鋪嗑瓜子聊八卦。 葉東林和附近的嬸子接觸得多,知道的事情可不少。 還沒等葉父想出對策,夏收就到了。 辛苦了半年,好不容易收穫了,夏收和秋收就是最重要的時候了。 葉老爺子年紀也大了,夏收葉父肯定要回去幫忙的。至於葉東林,身為長子,自然也要回去幫忙。 不過父子倆又捨不得兩家鋪子每天的收入。 雖然滷肉鋪的生意現在不太好,不過一天也有個200文左右的利潤。 而葉東林的雜貨鋪一天也有兩三百文的利潤,要是不開門實在是太可惜了。 葉東林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高興地看向葉父。 “爹,我去進貨的時候,雜貨鋪都是小七他娘幫忙照看的,反正她也幹不了重活,你說夏收的時候讓她過來賣菜和照看雜貨鋪怎麼樣?” 有了葉東林的主意,葉父很快就想到了辦法。 “不錯不錯,還是你小子聰明,小七他娘過來照看雜貨鋪,滷肉鋪可以讓你娘過來幫忙照看。” 葉東林原本還挺高興的,不過又想到家裡只有葉老太太一個人,又冷靜下來了。 “娘也過來鎮上,家裡忙不過來吧?要不還是讓小雨留在家裡,而且小七也離不了人。” 葉父能這麼說,肯定是有周全的計劃的,接著又說道: “我有安排,小雨過來照看雜貨鋪,滷肉這段時間就不做了,你娘早上過來賣鴨和烤雞,下午還可以做會繡品,也不耽誤事。” “至於家裡,花錢請兩個婦人幫忙做飯和餵豬就好了,你奶奶就在自家照看小七。” “25文請一個人,兩個也才50文,還是很划算的。”夏收壯勞動力不好請,不過婦人還是可以請得到的。 “薑還是老的辣,還是爹你厲害。”葉東林覺得葉父一下子高大了不少。 葉父非常得意,“那當然了,年輕人你還有得學呢。” 唐家這邊多了10畝葉青青帶過來的陪嫁水田,夏收的壓力就更大了,早早就開始了夏收。 不過多了收成,父子倆也是很高興的。 夏收開始,葉青青就不能睡懶覺了,天還沒亮就開始做早飯。 吃過早飯,天都還是灰濛濛的。 唐肖景和唐山匆匆忙忙地趕著牛車去家裡的水田收割,葉青青也要忙著給自家和長工們做午飯。 為了夏收,葉青青在小菜地裡種了許多的蔬菜,臘肉臘兔子也是早早就準備好了。 早上忙著做午飯,下午則做繡品,葉青青每天都非常充實。 相比於葉家和唐家的忙碌,家裡沒有田地的李家,和往常一樣忙著上山打獵。 夜裡李果兒悄悄問楊氏,“娘,葉家現在應該忙著夏收,我們家裡也沒田地,要不要過去幫忙?” 李家沒田地,楊氏都沒注意到已經到了夏收的時候。葉家田地多,估計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