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乾貨(第1/2頁)
章節報錯
葉老爺子一大早就帶著半車山貨來到李家飯館,店小二熟門熟路的帶著葉老爺子去找王掌櫃。 王掌櫃剛吃過早飯,這時正在櫃檯上打瞌睡呢。 “王掌櫃,您之前說收蘑菇和竹蓀,剛好這兩天在山上採了一些,您看能不能收,還有15斤的香椿,這是今年的最後一茬香椿了,竹筍也帶了一些過來。” 王掌櫃端起茶杯,喝了兩口茶才說道:“這香椿和竹蓀是收的,不過這兩天收了許多的蘑菇和竹筍,這兩樣就不收了。” 東西不多王掌櫃就沒去看了,直接讓店小二和葉老爺子去稱重之後拿去廚房。 “王掌櫃,竹蓀5斤,香椿15斤。”店小二稱過東西后,和王掌櫃說道。 “竹蓀60文一斤一共300文,香椿15文一斤一共225文,總共是525文。”王掌櫃撥弄著算盤,笑眯眯地說道。 王掌櫃打了個哈欠繼續說道:“往後有竹蓀也送過來吧,每次5斤左右就差不多了。多餘的蘑菇可以曬成乾貨,冬天少蔬菜,飯館需要不少幹蘑菇的。” “多謝王掌櫃提點。” 說著葉老爺子從揹簍裡拿出來一大包品相差一點的竹蓀遞給王掌櫃。 “這些竹蓀品相差一點沒這麼好看,但味道還是不錯的,王掌櫃要是不嫌棄可以拿回家給家人嚐嚐。” “多謝老哥,這麼好的竹蓀怎麼會嫌棄呢。” 掌櫃樂呵呵的接過竹蓀,這竹蓀他也很少吃,六十文一斤呢,他一個月才二兩銀子的工錢,平時都捨不得買來吃。 葉老爺子接過這次賣山貨的錢,高興地說道:“王掌櫃,那我就先回去了,下次有竹蓀我再給您送過來。” 王掌櫃厚道,而且也很照顧葉老爺子,因此即使知道縣裡的山貨價格更高,葉老爺子也特意留了竹蓀給王掌櫃。 葉老爺子回到家後,葉家就開始熱火朝天地曬乾貨了。 竹蓀矜貴,葉老爺子特意去村裡換了兩個架子回來曬竹蓀。 架子有一人高,每個架子有六層,每一層都可以曬兩斤左右的竹蓀。兩個架子就像兩尊門神一樣,一左一右守在進出後院的門口邊上。 前院進出的大門是敞開的,路過的人都可以看到前院的情況。葉老太太不想太高調,特意將竹蓀和一半的蘑菇放在了後院晾曬。 將蘑菇晾曬開來,一家人就開始做筍乾了。 葉老爺子負責剝筍殼,葉老太太和葉母負責切筍片,葉青青在燒水熱水。 剝好的竹筍切成大片,切好之後要進行泡煮,將竹筍的苦澀都泡掉,才能進行晾曬。 煮豬食的大鍋洗乾淨,搬到院子裡用來燒水泡煮筍片正好合適。 一家人忙活了好幾天,才將所有的竹筍處理好,又經過幾天的晾曬筍乾才算完成。 “老頭子、豐收,都過來稱一下這批乾貨有多少。”葉老太太看著那堆滿了半間雜物間的乾貨,又高興又有點擔心。 “娘,筍乾400斤,幹蘑菇40斤,幹竹蓀10斤,都是小後山的乾貨,後山的沒有算在裡面。”葉父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些山貨還挺重的。 “除去小後山的乾貨,家裡還有多少乾貨?”葉老太太抬頭問道。 “娘,還有8斤竹蓀和15斤的幹蘑菇。” “加起來就是400斤筍乾,55斤幹蘑菇和18斤竹蓀。豐收,明天你請一天假,和你爹去縣裡賣掉這些乾貨吧。”落袋為安,錢不到手裡都都不踏實。 “之前不是說冬天的乾貨價格高,冬天再出手嗎?” 這個時候鮮筍、鮮蘑菇大量出產,乾貨價格低廉,要是等到冬天這價格還能上漲個四分之一。 “夏季多雨,後面還能去山上採好幾茬的蘑菇和竹筍呢,這次的先去縣裡試試水,還不知道好不好賣呢。” “你娘說得對,這些乾貨明天先去縣裡試試水,過兩天就是月底盤點了,剛好合計一下小後山的產出。” 葉老爺子也想先去縣裡試試水,之前說的都是紙上談兵,這些山貨能不能賣出去還是未知的。 第二天天還沒亮,葉老爺子和葉父就出發去縣裡了,兩人沒去上次擺攤的集市,直奔碼頭去了。 葉老爺子趕著驢車去找管理攤位的管事,交了10文錢的攤位費,拿到了一個小竹牌。 而葉父則去小攤上打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