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東林的雜貨鋪各東西都非常齊全,廚房的調料、糧食、乾貨、蔬菜和酒水都一應俱全。 過年前來鋪子置辦年貨的人,可以說是絡繹不絕。年底一個月,賺了比平常兩三個月還多的錢。 可是過年後,生意就大不如前了。 初六剛開門的那兩天還好,附近的婦人都過來買糧食和蔬菜這些生活必需品。 烤鴨烤雞賣得也不錯,很多人買來送禮。 也有不少小屁孩拿著壓歲錢過來買零嘴和小玩具。 雖然比不上過年前那段時間,不過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日子還是挺滋潤的。 可是過了初十,生意就明顯下降了。 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花了不少錢,婦人們都開始節衣縮食了,都不願意花錢。 小孩子的零花錢也花得七七八八了,雜貨鋪的生意逐漸變得冷清。 最可氣的是,隔壁劉家糕點鋪子的生意慢慢好了起來,雜貨鋪這邊的糕點卻滯銷了。 葉東林和每天過來買菜的這些婦人關係不錯,很快就打聽出來了。 原來劉家的糕點鋪子,最近幾天推出了幾款便宜又好吃的新糕點。 雜貨鋪這邊的糕點雖說品種不少,而且每天還會輪著來做,可是畢竟賣了好長時間了,大家多少也有些膩了。 劉家那邊有新出的糕點,而且價格還不貴,附近的人都跑過去那邊了。 來雜貨鋪的人少了,生意越來越冷淡。 雜貨鋪裡面的東西,都是花了不少成本去置辦的。 要是時間長了過期了,或者被老鼠咬壞了,損失可不少。 元宵節那天,葉東林在集市上擺攤,把滯銷多時的東西賣出去不少貨後,才鬆了一口氣。 不過葉東林也留了個心眼,以後存放時間短的東西,還是要儘量少拿些。 早上天還沒亮,家裡的大公雞剛響起第一聲雞鳴,葉東林就從床上起來了。 以後兒子要去書院讀書,還要給閨女存嫁妝,他肩上的壓力可不小。 葉東林看了一眼還在熟睡當中的妻兒,心中充滿了幹勁。 輕手輕腳地把自己收拾好,然後推開房門。 這時隔壁屋的葉西林和李果兒剛好也推門出來,兩人正要去煮豬食呢。 雖然這時天還沒完全亮,不過葉家已經非常熱鬧了。 比兄弟倆起得更早的,是葉老爺子和葉老太太。 這時廚房裡已經升起了嫋嫋的炊煙,葉老太太正忙著給一家老小做早飯。 而葉老爺子則拿起了水桶,準備去門口的小菜園給新種下的菜澆水。 這時葉東林也來到小菜園,只見能吃的菜已經不多了。 香菜、大白菜、蘿蔔和包菜這些,在年前已經吃完了。 現在小菜園裡只剩下一些鮮嫩的生菜和萵筍。 雖然還有些小,不過也是可以吃了,葉東林每樣摘了幾捆,摘下來的菜剛好裝了半揹簍, 葉東林把揹簍放在一旁,然後接過葉老爺子肩上的扁擔幫忙淋菜。 老兩口現在已經60出頭了,家裡的人原本想讓兩位老人家享清福,別種這麼多菜。 可是老兩口種了一輩子的地,根本閒不下來,還是把菜園都給種滿了。 家裡的人只好搶著過來幫忙,別讓老人家給累著了。 葉老爺子老當益壯,祖孫倆很快就把菜給澆好水了。 這時葉東林遠遠看到有兩個高高瘦瘦的小少年推著板車過來了。 王小福和葉平安這兩個小子,這兩年來長高了不少。 從原來瘦瘦小小的小屁孩,一下子長成了高高瘦瘦的小少年,現在都長到葉東林下巴那麼高了。 王小福這邊送過來的都是些常見的蔬菜,有萵筍、生菜、南瓜、冬瓜和紅薯葉。 而葉平安家裡人多,昨天傍晚的時候特意全家出動,去後山那邊挖了很多新鮮的野菜。 蕨菜、薺菜、野蔥、香椿和水芹菜,都快堆滿了半輛板車。 這個時候野菜才剛冒頭,雖然都是小小的一棵,不過特別水靈鮮嫩,綠油油的看著就令人食慾大增。 葉東林看到這麼多水靈的野菜,心裡十分高興。 “喲,今年這麼早就有野菜啦?” 葉平安把板車推進屋裡,得意地說道: “這是頭一茬的野菜呢,昨晚才摘回來的,還新鮮著。” 說到野菜,葉東林也想起自家小後山山腳的那些香椿了,現在應該也差不多可以採摘了。 溪邊的地都開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