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父回到家後,叮囑葉西林把滷肉攤用過的鍋碗瓢盆洗乾淨,然後就拿著算盤腳步輕快地進了屋子。 葉父翻著之前買皮子的賬本,這半年來葉父陸陸續續一共買了60兩銀子的皮子,針線再加上布料花也了2兩銀子。 不算葉母和葉姥姥的工錢,這些皮子的本錢一共是62兩,可以說葉父這兩年賺的銀子大半都在這裡了。 幸好皮衣的價格不錯,葉父手上的皮衣和皮靴一共賣了130兩,葉父看著這130兩的銀票心裡樂開了花。 扣除62兩的本錢,這批皮貨的利潤是68兩,賺的銀子交一半到公中,葉父也能拿到34兩銀子的私房。 這利潤確實是高,不枉他花這麼多銀子去山裡村和靠山村收皮子。 葉父嬉皮笑臉地將皮貨的本錢,還有賺來的34兩一併遞給一旁的葉母,葉母也是第一次拿到這麼多的錢,拿著銀票看了又看。 葉父在這批皮貨投了太多的錢了,有幾次葉母都想讓葉父早點把這些皮衣賣了,有一次晚上還做了噩夢,夢到這些皮衣賣不出去砸手上了。 雖然這批皮衣最後賣了一個好價價錢,不過以後葉母可不會給這麼多的銀子葉父做本錢了, 收一批賣一批就挺好的,價格雖然沒有年底這個時候高,但是穩妥一些,萬一砸手上了也不至於傷筋動骨的。 葉東林和葉青青都定親了,這銀子還要留給幾個孩子成親娶妻用呢。 葉母想著怎麼保住家裡的銀子,葉父則想著怎麼花錢。 年中的時候葉父賣了第一批皮貨,當時給葉姥姥、葉老太太、葉母和葉青青都買了一個細細的銀鐲子。 葉父打算年底的時候再給她們買一根銀髮簪,葉姥姥幫忙做了這麼多的皮衣皮靴,年底孝敬一根銀簪子也不為過。 而且葉青青已經定親了,是大姑娘了,也該買幾件好一點的首飾。 葉父自從進門以來,上揚的嘴角就沒放下過,眉開眼笑地拿著賬本和要交到宮中的34兩銀子來到葉老太太房裡。 今天收到的3張銀票,葉父留了一張100兩的銀票,給葉老太太拿了30兩的銀票和2枚二兩的小銀錠。 母子倆在屋裡樂呵呵地嘀咕了好一會,葉父才笑眯眯地出來了。 葉父出去後,葉老太太拿著銀票和銀錠,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家裡的銀子都是銀錠子,葉老太太是第一次拿到銀票,有些拿不準這銀票要藏到哪裡。 這銀票輕飄飄的,不像銀子那麼結實,萬一丟了或者被蟲子蛀了可怎麼辦。 現在碼頭上的兩個小攤子每天都有進賬,加上葉母、葉青青做的繡品,她做的頭繩髮帶,還有賣金銀花的銀子,公中的銀子可不少。 葉老太太想著家裡的銀子越來越多了,這筆錢是拿來買田地呢還是再買一座山好呢? 家裡已經有兩座山了,再買山根本就打理不過來,而且村裡的山也是有數的,也不能讓他們家全買了。 田地如今又不好買,這麼多的銀子放在家裡,葉老太太有些不踏實,晚上有個風吹草動就容易驚醒。 夜裡葉老太太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一直睡不著。 葉老太太推了推已經睡著的葉老爺子,“老頭子,家裡現在也有不少的存銀了,你說要不要在鎮上買一個鋪子用來出租?” “起碼每個月能有一筆銀子拿,旱澇保收的,而且也省事。” 葉老爺子:“家裡還有許多的山貨和紅棗沒有賣出去呢,這事不著急,家裡的這些山貨都賣完了,看手上有多少銀子再做打算吧。” 葉老爺子也知道家裡的存銀越來越多,他也在考慮給家裡再添置一些家產。 其實最好是可以買一些上好的水田,家裡只有三畝水田,將來東林和西林長大了,兄弟倆早晚要分家的。就這3畝的水田和2畝的旱地,也不夠分呀。 問題是現在根本沒有人賣地,葉老爺子也是發愁。 葉父在碼頭上認識許多的外地客商,這些客商也有一些是做乾貨生意的。 葉父之前就聯絡了幾個專門做乾貨生意的客商,這些客商要的量大,但是價格壓得比較厲害,葉父覺得還不如他自己在碼頭上慢慢賣。 雖然在碼頭上擺攤費點時間,但是賺的錢也多呀,而且現在滷肉攤有葉西林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