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茬的金銀花剛摘完,唐肖景還沒來得及休息,家裡的豬又要出欄了。 一大早,唐肖景就帶著幾名長工在山腳殺豬。 家裡的長工原本都種地的老把式,都不會殺豬。 但是唐家的豬多呀,熟能生巧,殺多幾回都快趕上村裡的張屠戶了。 唐肖景本身力氣就大,手起刀落那就一個嫻熟,殺了幾回豬,直接去鎮上當屠戶也完全沒問題的。 這一批出欄的豬一共有9頭,是葉西林養的母豬生的小豬崽子,而且都是同胞的兄弟姐妹。 唐家的豬,平時都是吃豆渣、紅薯和豬草長大的,每一隻都肥頭大耳的,最小的一隻都有200斤,大的有240斤。 長工的屋裡早就已經燒好了幾大鍋的熱水,唐肖景和幾名長工忙活了一個早上,才將九頭大肥豬給宰殺了。 豬肉都切成了大塊,肉塊有兩種規格,一種是4斤左右的,另外一種是兩斤左右的。 曬好的臘肉大概就是一斤重或者是兩斤左右的。 肉塊全部抹上鹽和香料後,碼在大水缸裡面,醃製幾天後才能進行晾曬。 9只大豬頭也被抹上了鹽醃製,曬成臘豬頭。 肉和豬頭都做成了臘肉,還剩下一大堆的豬骨頭和豬下水,豬血也有幾大桶。 唐肖景留下了一頭豬的豬骨頭和豬下水,給家裡的長工吃。 剩下的則全部運回桃花村,打算低價賣給村裡的人。 這是葉青青特意叮囑唐肖景的,這麼多東西要是都送人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低價賣出去,好歹還能收回一些買豬苗的錢。 雖說豬血、豬骨頭和豬下水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還好歹也是肉。 村裡的人也不富裕,平時也很少能吃到葷腥,這些次等肉價格便宜一些,還是有人要的。 八頭豬的豬骨頭和豬下水,還有豬血,放滿了整輛牛車。 唐肖景回到桃花村,這時正是準備做午飯的時候。 唐肖景把牛車趕到村裡的曬場上,這時葉青青已經在等著他了。 早上葉青青就通知了村裡的人,今天中午的時候,在曬場上有便宜的次等肉賣。 豬蹄、豬尾巴,豬大腸,豬小腸、豬肝,豬心,豬肺、豬腰、豬肚,所有東西一律兩文錢一樣,兩文錢隨便挑。 豬骨頭一文錢一根,豬血一文錢兩大塊。 村裡的婦人早早就在曬場上等著唐肖景了,牛車一過來,人都一窩蜂地湧了上去。 平日裡一副豬下水就要30文錢一副,單買一樣也要四五文錢,而且大骨頭和豬血也不便宜。 唐家的這些豬血、骨頭還有下水,比鎮上的肉攤要便宜一半。 有便宜不佔是傻子,一時之間,全村的婦人和小孩都出動了。 小半個村子的人把唐肖景和葉青青團團圍住,兩人手忙腳亂地收著錢。 平時村裡的人都不捨得花錢買肉吃,如今有半價的肉,大家都跟不要錢一樣拼命買。 豬血一文錢兩塊,比葉大壯家的豆腐還要便宜,這好歹也算葷腥,基本上到場的人都會買上一兩文錢,是最快賣完的。 其他的豬蹄、豬尾巴和下水兩文錢一樣,平時兩文錢只能買豆腐,平日裡不受待見的下水也非常搶手。 不過大家見大骨頭上面的肉被剔得乾乾淨淨的,都不樂意買。 牛車上的東西,不到一刻鐘就賣掉了大半。 人走得差不多的時候,牛車上還剩下兩副豬大腸,另外還有十來根的豬骨頭。 剩下的這點東西,葉青青也不準備繼續賣了,反正也賣不了多少錢,還不如拿回家留著慢慢吃。 兩人回到家後,唐肖景又從牛車的角落裡提了兩個木桶出來。 一個木桶裝的是唐肖景提前留下來自家吃的,裡面有5只豬蹄、4根豬尾巴、兩個豬心、兩個豬肚和幾塊豬血。 另外一個大木桶裝的則是兩副豬下水,這是唐肖景給葉家留的。 與其賤賣給村裡的人,唐肖景更願意拿去孝敬岳家。 唐肖景將兩副豬下水還有幾根豬骨頭,一起拿過去了葉家。 葉青青也拿了一副豬大腸、幾根大骨頭和兩大塊豬血過去給葉姥姥。 從王家回來後,葉青青去小菜地割了一些韭菜回來,中午打算做韭菜炒豬紅。 其他的下水、豬尾巴和豬蹄,葉青青打算下午都給滷了,豬骨頭吊在水井裡留著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