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用之間,就有了差異。
如此算來,這一支隊伍,不過是一夥邪教流匪而已,不入剿匪團練法眼,很可能是靠著欺瞞百姓,繞過了團練,狗吃腐食一般,跟著捻軍後邊搗亂。
袁鳳吟下了狠心,他也理解了為什麼祖上在一段時間竟然淪為暗地殺手,看來那也不只是為了家求活路。
賬目欠得大了雜了,雙方都會搗搗不清,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換人情或賴賬。有賴賬的就有討賬的,討著討著付出的價值就出了賬目本身,討到最後那賬目數字都無所謂了,就成了人爭一口氣。那時刀子說話就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了。總得經過這樣一個亂而直接的時期,才能形成一個新的局面。而講賬目記清,用刀子說話,都得有人來做,在一個時期,袁鳳吟的老太爺就做了這個角色。
任何一個行當,都是逐步完善並不斷改進的,而一脈相承的,就是規矩的作用,規矩是制約自己的,而制約自身正是為了保護自我。壞了規矩,自己不還,也得親人甚至後輩還。
於是就又需要一個協調這些矛盾的人或群體,這就有了江湖規矩。而江湖上高手如雲,黑手也如雲,有理卻不一定就能伸張正義,打不過仇家敗類的事情比比皆是。這就需要倡導大義大勇的精神,遇見不平得有群體站出來主持公道。有正氣就有邪氣,惡勢力也會集合起來面對公正。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正邪又只在一念之間。所以這些江湖規矩,實際也就是正邪合約,只要不引起大的混亂,實際還是自顧自。所以江湖上拳腳高手有的是,而俠客義士卻少得很。
如果為了解決問題,去借助於惡勢力,這自身就已經敗了事,已經將自己限於爛泥坑之中了。
袁成孝喜歡在這爛泥坑裡撐船,還感覺挺有快感,為此他就是玩死了他也樂意。所以自早不光是鳳吟不愛見他,他也不想影響道鳳吟,他甚至他的父親,見了鳳吟都感覺有愧。因為很可能這些都需要鳳吟去還。
而鳳吟從入了鏢行,就已經進入這個爛泥坑了。鏢局依附與票號,而票號依附著大清。大清現在什麼情況,再清楚不過了。
伯芳問鳳吟為何看著一點不著急?鳳吟道:越亂越要冷靜,越要分清各方厲害。這一趟對你的成長是個好機會,路上我會從兩條線路教你拳腳,等回去後你就與他們嘗試。若你真有靈性,只須幾戰便能瞭解各類拳法所長所短,也就明白了形意為何是一個極簡極深的中和之體了。
等鳳吟跟伯芳一試手,才現伯芳的根基太一般了。基本不用怎麼打,蹭著就晃,碰著就退,稍微一緊就離地了。
對於這些,袁鳳吟並沒有表現出來。伯芳的好處就是身子已經比較協調了,學東西快。鳳吟就開始在伯芳面前打拳,每天練一種。不要求到位,瞭解了特色就成。
他沒有告訴伯芳這都是什麼拳,而是讓伯芳自己體會其中的相關與不同。漸漸地,伯芳就現了這些拳法的力特色與技擊特點,然後也理解了練功方法。對於功架,可以舉一反三。
只是身子有些死板,不能做到流暢圓通。而練著,伯芳就現了這些拳的特色限制,就是這些特點,所以如何揚特長,彌補缺點。而這些拳法的勁力特點,逐漸就明瞭起來。
簡單說就是時間與空間的平衡。如何以快打慢,如何以剛勝柔,如何以專勝散,如何以實勝虛,如何以眾勝寡,如何以精勝堅;而得知何為金勝木,何為木勝土,何為土勝水,何為水勝火,何為火勝金。
以五行規律貫於拳法長短,得五行偏重與否與變化能力,可得此拳有幾合。而知其根基優劣,及所彌補之法。鳳吟從螳螂、八極、形意三路開手,以太極、八卦、形意結束。
使伯芳在螳螂十八湊,集合眾多技巧之法的混合中,得知技巧的應用法則;
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