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第五十四章 有情卻被無情惱】………
第五十四章有情卻被無情惱
客套還是要應付完的,青面看到滿桌子的菜,雞鴨魚羊白菜蘿蔔辣椒筍什麼的到是滿滿當當四張桌子,合者拐出來這一張五張。(本書轉載文學網。)菜都是同樣的每桌子一套,跟官宴一般。
推辭著先幹了三杯。鐵頭對對面那一位腦門帶著紅的中年人道:“堂主,這一位,孫青銅,山東螳螂門的,過去是我兄弟,我倆一起出入,呵呵呵。”
對面那人簡單地點一點頭,表情平常。
“這一位,袁鳳吟,當地的大鏢師,家底頗豐。”
對面那位堂主抬一抬眼皮,道:“幸會,幸會。”
“這一位?”鐵頭看看向楠,又看看青面。
“哦,這位也是瑞昌的,隨著來的。帶了點禮物,女人的家的,隨著來比較方便。”青面道。
“呵呵呵”鐵頭點一點頭,似早已料到,攤開手指著對面道:“這一位,白蓮教的大劍客,馮逢陽。
坐下都是大劍客的弟子。”
那邊一抱拳,也沒說什麼,似乎那拳還抱了個什麼展著手指的型,向是掐著什麼佛訣。
鳳吟不懂這個,但他聽過,白蓮教的堂主舵主之類的,多稱劍客。白蓮教分支也眾多,傳說面塗油彩的都比較邪門,面塗油彩的都會念“避箭訣”“避火訣”什麼的,都燒“捻子“。傳說是用一個油紙的小捻兒,用火引燃一燒合著什麼咒一?就可以刀槍不入。
鳳吟對他們還是非常有戒心的,也很忌諱。主要不是他們果真有多厲害,就是這個邪乎勁,讓人感覺陰森詭異。人要走火入魔,失了理智,那是什麼事情都能幹出來,如果再被人控制利用,那非常可怕。
早先也聽說過白蓮教是有好漢的,是從南宋的淨土白蓮宗中演變出來的。那時本意還是較好的,宣揚佛陀淨土,不殺生不飲酒。但支系龐大,就為以後的演變埋下了種子。傳著傳著就愚昧起來,瘋狂起來,“男女雜糅,喧填街巷,起會結黨,夜聚曉散。小者貪圖財利,恣為**,大者招納亡命,希謀不軌。無知小民,被其引誘,迷罔顛狂,至死不悟。或起異某,或從盜賊”。引用“赤焰生白蓮”,宣揚“未來佛米勒當有天下”,愈演愈烈,幾近燎原。數代都有反舉,歷朝為患,嚴禁不止。《大明律》道:此類“一應左道亂正之術,燒香集眾,夜聚曉散,煽惑人民,為者絞。”
後來傳將出來,那是一群藏在暗影裡的被操控了的人。又太過隱秘,具體怎麼樣不參與進去誰都不清楚。
到了清代就加囂張詭異了,想那禮懺是怎樣的一幅場景。傳說一群人一人一個紙捻,翻著白眼,掐著咒訣,咬著香火唸唸有詞,完了之後渾身是膽,視死如歸。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邪惡力量,怎麼想怎麼感覺是人間地獄。
修心,行善,懺悔,這類的想法跟活動很正常。但尺度必須把握好,本來悔過自新,圖個吉利的事情,一旦形成痴迷狀體,就很自拔了。
雖然其中不乏有善良無知之人,但鳳吟打心眼裡厭惡這些陰暗如老鼠的人。本來鳳吟目空天下,是不輕易與人動怒的,但此時見到那“大劍客”身邊那幾個面如死灰一般的人,總感覺他們已經失了本性,空有人形,獨獨那大劍客神情自若,頓時對其起了殺心。
這位大劍客道:“我知道你,本來正要與拜訪你家二爺,沒想到你先一步到來,果然你我有緣。”
那邊鐵頭竟然也恬不知恥地輕輕做了雙手合什禮。
那大劍客繼續道:“人有輪迴”
剛說到這,鳳吟就直接打斷了,道:“馮大劍客,這次不是來聽你**的,本來也沒想到你在此處。既然大劍客名號帶個‘劍’字,不妨談談劍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