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也沒打進去。

青面動作雖然滑稽難看,卻很有門道,看似一陣亂舞,實際是用臂膀護住了身子,身子又一陣扭捏,讓人打不實在看不實在,無從下手。

裴秋實試探了好幾手,碰在青面的胳膊上,就感覺青面的胳膊是鬆柔的,但只要胳膊一沾,卻又似變緊一般粘著勾帶,你要於他玩纏法,他卻突然將拳手崩丟擲來。多虧是抽身快,險些就被打上了。

裴秋實感覺遇上強敵了。青面的身子似泥鰍一般靈活,但又不是那般油滑,反而有點粘人,但一纏即拋,接著就是一真拳腳。

這個感覺很讓人不爽,動作慢了跟不上,動作快了又打不上,裴秋實都感覺青面是在讓著自己。

裴秋實上來了脾氣,又是一掛鞭似的劈掛,具體動作也不用描敘了,總被青面的胳膊格在外面,打不開門路,打不散架子。反正青面好幾手都偷襲成功,只是力道欠些火候,沒有大礙。

青面本來揮舞的那個範圍小,但圈子越放越大,反過來他開始大**劈了,得著機會也是一陣肘靠,他的肘靠不似裴秋實那般崩突強烈,就是挑肘擺肘砸肘頂肘,力道不大,但一用就是一串,連打帶護,前手頂肘同時後手穿掌也就上去,一調身子後手成前手,身子追手走,勾勾連連,糊眼掛圈,那胳膊悠悠搭撘的,說不準從哪裡就砸過來了,裴秋實一陣就被砸了若干下。

雖然勁不大,但砸的裴秋實縮頭縮腦,被動起來,一個機會沒得著。

裴秋實越打越惱火,但越看越感覺熟悉,心裡惡狠狠罵了一句,***,這是八極參披掛!

實際還真不是,青面打得就是武松脫銬手肘相顧,身子擰動帶著胳膊輪忽。他不是直接輪直了放開,而是先出肘,再把前臂反彈丟擲,然後抖腕,那胳膊一節一節的,但每一節都是一道武器。

這玩意防禦挺周全的,按這個法子用基本就保住身子了。砸著對方就砸著,砸不上問題也不大。遠了就摔手拋拳,近了就頂肘反背,錯開了就手切腳蹬,連打帶摔。

這就是螳螂拳的所謂分身八肘。什麼左右二太極,翻車轆轤錘,一肘遮半身都是這個理念的演化。問題就是,這個打法太累人,若打不出解決問題的一擊,恐怕也支援不了太久。

絞絲手法本天然,取法雙魚左右圓。雙採雙拿雙捋帶,饒他妙手入侵難。

………【第二十七章 分身八肘抱太極】………

第二十七章分身八肘抱太極

懂拳的都看出了這其中的殺氣了,顯然不是摔跤手的氣勢了。/|()更新快/|對摔跤手來說,身子沾地就已經敗了。韃子跤是扯著褡褳連摔帶踢,一閃之間就完活兒,通常放倒就走人了。撓羊跤是拉著人胳膊帶重心,搬著腰腿放人,接手不似韃子跤乾脆,黏黏糊糊的一陣交涉,得個機會不容易。以至於高手交鋒就是相互抱腿了,其他地方防禦周密,很難湊效。所以通常得著機會就會接著備上後手,以壓制的方式讓對方翻不過身,這就有了另外門道。

拳法不同,拳風也就不同,出來的氣質也就不同,這是必然的。就此時的馮老三顯出的氣勢,絕非摔跤跌對,或者尋常比試所有的。而是呈現出了一種瘋狂的敗相。

怎麼說,就像是最後的憤怒,似乎一股勁過後就完了,眼看不行了的樣子,虛張聲勢之感。

很多兄弟看著都隱隱有點擔心,但是青面看得卻非常興奮。這可不是秋蟬鼓譟,這是騰了氣血立了丹田,已經目中無人了。

青面在自家一套拳法中,有一套貓竄狗閃兔滾鷹翻的打法,非常賴皮。沒這麼大氣,是個小法門,喚作“狗眼看人低”,自家練時是這一套說辭,對外說時卻非常文雅,喚作“太白醉酒”、“果老跌睡”一類。

青面不知道老三的拳路,但一見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