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作,跟弒父殺弟、奪爵霸產的伯父鬥法,和哄騙她的青梅竹馬虛與委蛇,和各式各樣不懷好意的人周旋……
正當她以為勝券在握,很快就會柳暗花明時,卻現自己掉入了一個深如無底黑洞的大陷阱中……
【文字版】 沈涵淨番外(外一章)
沈涵淨番外(外一章)
梁孝帝留下的兩份遺詔只有一份起了作用。至於另一份,也就是秘秘密處決沈家的那份,曹後還沒來得及拿出來,梁國就覆滅了。
畢竟是女人,知道手裡的聖旨一頒佈就會送掉幾百條人命,到底有些不忍;更何況,那時梁孝帝新喪,頭七都沒過,曹後每日守在靈前哀哭,也沒空顧上別的。
七天後,靖軍攻破上京,梁宮易主,所謂的“先帝遺詔”成了一紙空文。
曹後倉皇出逃時,倒是帶上了“遺詔”,卻別有用意:其一,那是亡夫最後的遺墨,收著可以做個紀念;其次,萬一沈涵淨的孩子終有出頭日,以沈涵淨對她的嫉恨,肯定會找她的麻煩。到時再把遺詔拿出來,既可以討一份人情,又可以打擊一下沈涵淨,讓她看清帝王愛的真相。別以為皇帝送走她和孩子就是愛她,不過是拿她當個保姆罷了,這個保姆位置還要用她一族人的性命來換取。
沈家人曾命懸一線猶不自知,要是時間再寬裕點,等曹後緩過勁兒來,他們面對的將是一場滅門慘禍。
而梁瑾瑜也的確如曹後所言,一進京就派兵保護沈府,更在第三天親自登門拜訪。
沈鵬、沈湛等人喜出望外、得意洋洋,以為新徵服者仰慕他家“世代書香、世代忠良”的門第風範,才會格外禮遇。
尤其是沈湛,以前曾跟梁瑾瑜略有往來。準確地說,是他被梁孝帝冷落後,曾著意巴結作為梁孝帝寵臣的梁瑾瑜,給他送過禮,請他吃過飯。沈湛雖已年近四十,仍覺得自己屬於“青年才俊”,梁瑾瑜要在上京立足,必得籠絡豪門世族,同時招賢納才,而他,正是綜合了這兩項優勢的上上之選。
單從主觀意願上,他們也是願意為梁瑾瑜效勞的,或者說,他們願意支援任何反對趙國的勢力。即使他們不能從新朝廷撈得多少油水,能親眼看到他們支援的國家打敗趙國仍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是的,他們非常恨俞宛秋,而且這種恨意隨著歲月的流逝,隨著俞宛秋在趙國混得風生水起呈增長之勢。因為在他們看來,俞宛秋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原本該是他們沈家的
如果俞宛秋不搶去沈涵淨的如意郎君,他們早就是舉家南遷,成了趙國新崛起的顯赫外戚。如果不是她橫刀奪愛,沈涵淨也不會進宮生下樑孝帝的太子,將沈家的命運跟梁國的國運徹底綁在一起,使他們進退維谷、無所適從。
整個上京的豪門世族中,大概只有沈家由衷地希望梁瑾瑜入京。因為他們深知,梁國氣數已盡,不是梁瑾瑜,就是趙佑熙,而後者是他們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他們不顧路人側目,在大門口山呼萬歲,以為迎進了今後的恩主,榮華富貴唾手可得。誰知新帝進府後,隻字未提請他們父子出山“為新朝廷效力”之事,只是左顧右盼、東張西望。後來更主動提出,“聽說府中後園風景殊佳”,想四處走走看看。
沈氏父子雖然自高自大,有時難免妄想,畢竟在官場浸yin多年,腦子並不笨,聽聞此言,有什麼不明白的?失落之餘,對俞宛秋更加鄙夷,不就是有幾分姿色嗎?搶了沈涵淨的未婚夫(他們一直是如此認為的)還不夠,又招惹梁瑾瑜,真是不知羞恥。幸虧不是他們沈家的女兒,要不全家人的臉都給她丟盡了。
當時梁瑾瑜編撰的俞慕凡遺稿還沒在上京流傳開來,否則他們早該想通其中的關節了。
父子倆心裡雖不屑,還是頂著兩張笑得稀爛的臉把梁瑾瑜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