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花後軼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算。”
“舒定海在官場上吃了大虧,本來便無意讓後輩投身仕途,又見舒傳文喜愛經商,自是作為接班人用心培養。”
“舒倩蓱身為么女,父母和兄長對她都十分寵愛,說是百依百順都不為過,打小錦衣玉食自不必說,還有不少名師上門授課。這位大小姐也頗為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小小年紀便博得才女之名。”
“只可惜世事無常,燕王成祖爺起兵靖難,烽火燃遍江南各地。舒定海為免再受牽連,只能暫時關閉商行,偕同妻子兒女往嶺南避禍。”
“孰料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舒定海一家剛到嶺南不久,當地便爆發大疫。”
“彼時靖難之役正打到緊要關頭,朝廷哪有餘力賑災抗疫,染上疫病的百姓多數一命嗚呼,方圓數百里直落得十室九空。”
“舒定海一家也難逃劫數,舒夫人首先一病不起,短短數日便撒手人寰。”
“之後舒傳文同樣染病,舒定海花光積蓄全力醫治,終究未能挽回愛子的性命,結果白髮人送黑髮人,心中傷痛自不必說。”
“直至疫情平息,靖難之役也落下帷幕,舒定海父女二人返回淮陰,產業早已被他人霸佔。”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平頭百姓哪有講理的地方?舒定海自知鬥不過靖難功勳,唯有打碎牙齒和血吞。”
“如此遭遇連番打擊,舒定海積鬱成疾,乃至病入膏肓,他明白自己命不久矣,於是臨終前趕赴洛陽,將舒倩蓱託付好友嶽崇山照顧。”
“嶽崇山出身行伍,性情豪勇義烈,因為仗義執言得罪上官,被削去軍籍遣送回鄉。”
“舒定海當年經由洛水運貨,在碼頭上結識嶽崇山,攀談之下引為知己,當場慷慨解囊,資助他開了一家酒肆。”
“嶽崇山對舒定海自是感恩戴德,眼見好友臨終託孤,哪有不應允的道理?舒定海了卻最後一樁心事,終是油盡燈枯,當夜溘然長逝。”
“嶽崇山相助操辦了舒定海的喪事,又將舒倩蓱收為義女,他本是個粗魯軍漢,並不善於經營,好在舒倩蓱家學淵源,主動從旁幫襯,很快便將酒肆打理得蒸蒸日上,成為十里八鄉的一塊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