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所有可利用的“關係”,把“管理”公司的大權交給中方;讓他們利用他們自己的“矛”來戳破他們自己的“盾”,爭取能夠在不動神色中把所有的“疾病”轉移,讓現有的模式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化,盡力能夠把利益保持在合法、合情、合理之中,讓面臨絕境的合作局面能夠“復活”。但是,如果真要把這事辦好,辦的漂亮;必須先要把政府官員說動,不然一切都是對著草堂講三國——枉費心機。

只要能讓政府官員動心,所有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一灘看似不可流動的“死水”即可就能“汩汩”流淌。可是透過誰?透過什麼樣的手段?她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以及恰當的手段。因此,她覺得她如今是空有千般巧計,卻無實施之策。黯然之下,她不得不長長嘆了口氣,嘴裡吐出這樣一句話來:“聰明反被聰明誤,反害了卿卿性命。”

轉移矛盾,躲避合作破裂這件棘手的事情,已經成了w公司高階管理層一個急需甩掉的“包袱”。他們很清楚,如果在短期內不能有效合理的解決這個問題,這將會影響到他們在中國的全部計劃,搞不好會被他們自己同來的“夥伴”當做“害蟲”一樣的孤立起來,甚至有可能成為被“攻擊”的物件,那樣的話,他們整個企業的命運又將面臨著一次生死考驗。雖說他們個個都有著一顆聰慧腦袋,有著一套合理化的解決方式;但他們與中國人一樣,都有著一顆“自私”的心。他們各自都把自己的高招深深隱藏,從不輕易示人,權當自己是個庸碌之輩。這也不奇怪,在職場上混飯吃的人都這樣,不到上司重用提拔自己的時候,即便有力去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也是秘而不喧。如果說,在商場裡解決問題可以換錢的話,那麼在職場上,能解決問題就是提升和獲取豐厚回報的資本。說的好了,能解決問題就是有能力;說的不好了,能解決問題就是為了拿到更高的薪金。這關乎職位和薪金的秘訣就得深埋心底。所以,直到現在w公司駐中國區的老總王,也沒徵得一個能夠解決該事件完美良策。

z公司並沒按照閔的意思委派要員來做總經理,相反的卻下了一個通告給w公司。通告寫道:由於貴公司生產出不合格的產品,致使我公司原有的良好信譽和一流的產品質量遭到了致命的損壞。借於貴公司已經喪失經營此專案的能力,根據現時的實際情況,現做如下建議:一,在一月內藉助媒體,為z公司恢復名譽並作出誠懇的道歉。二,就產品不合格一事,給z公司所造成的損失必須按照原有市場銷售的實際情況進行兩倍以上的經濟賠償。三,請貴公司在接到通告的三日內,擬好解除合作的協議書。如貴公司起草不便,請於接到通告的當日告知我公司,可由我方代勞。以上建議,請儘早思慮,望早日答覆我方。這一張薄紙,寥寥數語;卻讓閔感覺到了什麼是“寒心徹骨”、什麼是“因小失大”、什麼是“前功盡棄”!面對形勢的步步下落,閔已經是無力再抗了。她急速將z公司的通告傳真給了在京城的王,她想要王給她一個明確且有效的解決方法;因為,這樣的事畢竟不屬於她的權職範圍,她也不想再花費力氣去周旋了。她已經徹底看清了中方的真實企圖。她心裡非常清楚,就算w公司現在無條件退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