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2/2頁)
章節報錯
較喜歡英格麗褒曼、格蕾絲凱莉和奧黛麗赫本那種。
當然,這指的是她們的熒幕形象。
對於女明星來說,熒幕形象和私人生活有時候差別很大。
瑪麗碧克馥1893年出生於加拿大的多倫多,5歲時父親死於工傷事故。
她過早地挑起了維持家庭生活的重擔,艱苦的工作造就了瑪麗的生存能力,她開始在加拿大演出話劇,8歲時她就參加巡迴演出團,足跡遍佈加拿大和美國。
14歲時,瑪麗決定進軍百老匯獻藝。
1909年,渴望成名的瑪麗戀戀不捨地離開百老匯的舞臺,憑藉同樣的魅力和決心得到比沃格拉夫電影公司大衛格里菲斯的賞識而進入美國電影界。
從瑪麗碧克馥拍攝電影的薪酬狀況就能看出她在好萊塢的地位。
1909年初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時,週薪40美元。
1910年在帝國影片公司時,週薪已升至175美元。
1911年到美琪影片公司又升至275美元。
1912年轉到a朱克的名演員影片公司,週薪已達到500美元。
之後其薪金一直週期性翻番,到1916年中期,瑪麗與朱克簽訂了一項令人驚愕的合同:每週1萬美元外加30萬美元獎金。
在1917年,她拍攝一部電影的薪酬是35萬美元。
她是這個時代好萊塢最頂尖的女明星之一,在好萊塢電影圈有著深厚的人脈關係,和沃爾什相比,她才是好萊塢的大人物。
林子軒需要瑪麗碧克馥把他介紹給其他好萊塢大佬。
尤其是像派拉蒙和環球這種大電影公司的當家人,和這種人脈關係相比,那點金錢的損失不算什麼。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