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路的時候,汽車突然間罷工,王海川想盡了一切辦法,都不能使得汽車發動起來。李恪在得到訊息以後,經過一番檢查終於發現,原來是由於汽車就停在露天之中,由於外面的溫度過低,從而造成發動機內的蒸汽結冰,這才使得汽車無法發動起來。於是指點王海川在汽車的下面點起幾堆篝火,慢慢的將整個車子都給考熱,使得存留在發動機內部的冰融化開,汽車這才重新發動起來。
接下來的三天裡,由於汽車發生故障的頻率越來越頻繁,再加上地面的積雪較厚,使得整個隊伍的行進速度,始終維持在每天四十里左右。到了第四天宿營的時候,這輛汽車從外觀上看,已經不復剛剛組裝完畢時那麼光鮮亮麗,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已經被王海川拆開進行過維修,所以看上去更像是個打滿了補丁的百年前的老爺車。
第五天一大早,由於距離瀋陽城已經不過百里,再加上連日來都是在雪地之上宿營,李恪的孩子們中已經病倒了兩個。所以在出發的時候,李恪下令讓五名親衛用繩索牽引著汽車前進,天黑前務必要進入到瀋陽城內。
黃昏時分,當李恪等人來到瀋陽城外的時候,李靖正率領一眾文武官員在城外恭候他的到來。此刻,薛仁貴已經成為了駐守在平壤的安東都護府的從二品大都護,程懷亮也已經早在李恪還在京城之時,便已經被安排到了達裡諾爾湖畔新建的蘇木城任城守,而房遺愛此刻正在後世的海參崴附近建立港口以及水師。
這樣一來,前來迎接李恪的隊伍當中,就少了很多能征善戰的武將,而文官當中則由於李恪很少過問屬地內的政務,再加上這一次他又離開了近一年的時間,以至於有十數位文官他都叫不上名字來。不過還好的是,前來迎接他的人比較多,所以他也不用和這些個官員們一一的打招呼,這也避免了尷尬的發生。
在城外寒暄了幾句以後,李恪在文武官員的瞠目結舌之下,邀請了李靖隨同自己一同坐上了汽車,並且在親衛的開路下緩緩地向城內行駛。
李靖不愧是從軍幾十年的老將軍,隨口詢問了幾句,在瞭解了汽車的效能之後,馬上便意識到了汽車在未來軍中的重要性,對於汽車不由得大加讚美之詞。李恪卻知道距離真正的在軍中派上用場,還有漫長的時間需要等待,絕非是短時間內便可以用得上的。於是向他解釋了實際的情況,並且不等回到遼王府,便開始向他講起自己準備向地處天山之西的突厥,發動進攻的想法。
李靖的身子骨經過孫思邈的精心調理雖說還算硬朗,但是畢竟年事已高,對於外出征戰之事,也只能提一些建議,而不能親力親為了。當他聽完李恪的講述之後,並沒有立即給出意見,而是需要回到家中仔細的思考一番,然後才能給出建議。
李恪在長安之時,曾經有過回到瀋陽以後,便趁著冬季到來之際,讓李忠也就是原回紇將軍崑山奉和姜文暉,率領著回紇族、契丹族以及靺鞨族的七萬大軍西出天山去襲擊突厥。但是,自打在營州見到汽車之後,他的心思就難免有些開始活泛,想等著汽車製造出來以後,再讓他們率領大軍出發。屆時哪怕是這些汽車只能負責運送糧草和戰爭物資,也可以為自己節省出一大筆的開支。不過就是連他自己也知道,如果真的要等到汽車配備到軍中效力,恐怕沒有個三五年的時間,很難達到用於實戰以及轉戰數千裡的目標。
思之再三,李恪還是難以放棄這一個令他心動的想法。此番出征吐蕃,行程勢必超過五千裡,這對於後勤補給將是一個無比巨大的考驗,如果還是透過以前的方式,透過牛車運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