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自己學武的心思,更大程度上是強身健體,學些防身技巧,可不是要成為武林高手,所向睥睨的,如果武功還沒學多少,就全身青腫,那可就鬱悶死了。

想了想,陳陽小聲說:“常爺爺,我是想鍛鍊身體,然後,長大可以保護好自己,不是想像常爺爺那樣在軍隊裡打仗,跟敵人生死搏鬥,所以,能不能……降低點要求……”

陳明本以為自己孫子應該會答應下來,露出堅定神色,為自己在老友面前爭光。而吳玲則是擔心兒子一口答應,以後大為吃虧,惹得大家面子都不好看。

卻不想,陳陽讓在場的人都愣住了——這是什麼?降低要求?談判!?

常勝老爺子似乎過了良久才回過神來,看著這個才五歲的小男孩不禁苦笑,“小滑頭,你說話真老實。不過,如果你只想鍛鍊身體,學點防身的武功,那倒的確不用太認真。你現在還小,以後還要上小學,上初中,讀書最重要。你真想學,那以後放學後,來我這裡學上一個鐘頭什麼,也就夠了。反正你不是要學很厲害的功夫,普通強身健體的武功,慢慢地練,也就能成了。”

這樣的法子正合陳陽的口味,自己不要上陣殺敵,只求身強體壯,當即同意了下來。

離開常勝老人家時,雙方透過商量,陳陽以後放課後,就來這裡學一小時,然後由剛好能下班的吳玲接他回家。

陳陽還很乖巧地奉茶喊“師傅”,讓常勝老人開懷大笑。

其實,收陳陽這個小徒弟,更大程度上是老人平日悠閒,找點事做,畢竟不是真的傳授什麼很強的作戰技巧,亦練武亦休閒而已。

至於以後,陳陽在學習日常常往師傅家跑,扎馬步,練拳腳,自不多說……

十月國慶節的時候,陳東帶著吳玲,以及陳南、蔣美琴這對新婚夫婦,四人一同去北京玩了幾日。

陳陽原本也打算被帶去,不過奶奶張青說了:小孩子去了也不記得什麼,長大再去就是了,以後有的是時間。

陳陽對奶奶這話很是無奈,這讓他想起爺爺給他講的一個古時小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年輕人家中來了客人,爺爺與那客人喝酒,年輕人也想上桌吃些酒菜。可是,他爺爺說:“你是年輕人,以後有的是時間吃喝,現在還是多做事,出去放羊吧。”

年輕人鬱悶不已,但也只得聽爺爺的話。

當晚,他爺爺出門,卻現門口的草地上,兩隻小羊羔被吊在了樹上,正“咩咩”哀叫,那母羊則在那裡安然吃草,大怒下,叫來孫子問這是怎麼回事。

那年輕人說:“小羊年輕,以後有的是時間吃草,現在還是讓給母親吃吧。”

……

不過,陳陽對***這點小心思其實也有些瞭解的,因為奶奶暈車、暈船,更是不敢碰飛機,聞到點機油味道就會嘔吐,所以出遠門的機會都很少,哪怕讓她去,她也不敢。

可奶奶畢竟沒讀過什麼書,嫉妒心總歸有些的,見到子女們都這麼灑脫地去北京玩,心裡有些不平衡,怎麼也得把孫子留身邊才好過點。

陳陽感慨,奶奶是好,可也是一小心眼的婦人爾。

幸虧陳陽知道北京那地方實在沒啥花頭,且不說天安門那塊的景點排隊都整你個半死,八達嶺更是上去都堵塞死人,而自己前世就已經去過數次,也懶得再去。除了說它是都以外,陳陽想不出多少理由旅遊去北京的。

但是,此次國慶節回來,父親陳東卻是給陳陽帶回來一件原本忘記的,具有深遠影響的禮物。

………【第053章 【所謂五筆】】………

o53陳東給買的這件禮物,說來也不算稀奇,8o年代和9o年代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對它熟悉到褲襠裡了,但放到94年的小林村,卻是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