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利用臧致平,許崇智在閩粵邊境控制粵軍後方,於5月下旬下令總攻惠州。28日,桂軍劉震寰佔領飛鵝嶺,惠州即被包圍。守城粵軍為楊坤如所部林烈,鍾子廷兩旅,約六千人。
惠州紳商鑑於博羅之被敵軍焚掠一空,苦求楊坤如堅守候援,並允籌給軍食,楊遂決意死守,以鍾子廷一旅二千人守惠陽縣城,而楊本人則率領林烈守惠州府城。楊又責成惠城附近九縣縣長,每縣以游擊隊及警察組織一獨立團,團長由縣長兼任,擔任在惠城附近遊擊,或包抄孫軍。
惠州天險,三面環水,城內軍民同仇敵愾,滇桂聯軍屢攻不下。全因此前的楊希閔和劉震寰縱兵掠民,讓城中百姓大為恐懼。
此次滇桂軍圍攻惠州兵力共有萬餘,更兼上有飛機,下有地雷,進攻十餘日,迄未得手。蓋以惠州天險,飛機地雷亦無能為力。不要以為**黨軍隊也只有小米加步槍,得到蘇俄的援助,孫逸仙可以說在裝備上領先於南方的各大軍閥。
在當時,飛機駛至,初則盤旋於空中,以察看形勢,繼則散放傳單,後來每至則擲放炸彈,但並未傷及一兵一卒,盡傷平民七八人。城內有些居民出城挑水,被擲下的炸彈河所波及,死傷不少。
地雷則是由城外空鋪掘地道裝入,惟惠城城垣甚厚,堅固異常,所受傷損者不多。關鍵還在於這些土製地雷的威力實在不咋樣,連個城牆都炸不塌。聯軍以飛機地雷均無效,便驅趕鄉民肩梯欲緣城牆而入,用著當初對付沈鴻英的老招數,但亦屢被粵軍擊退。
惠城三面環水,每次進攻,均須渡河,當渡河時,則因粵軍的射擊而死傷甚眾。不得已之下,遂以空船先導,但亦為粵軍察覺,專向後至各船射擊,聯軍計劃又歸於失敗。
復令兵士攀緣船邊泅水而渡,粵軍瞥見各船俱空虛無人,遂向水中亂射,聯軍因是死於水中者亦甚眾。
又當聯軍三次入博羅時,全城僅餘老婦二人,中年婦女四五人,小孩數人,餘人聞多被捉,或遭殺害。惠州居民有鑑於此,均願出而助粵軍。
6月下旬,東江戰事更為劇烈,孫逸仙下令於三日內攻陷惠州城。25日開始攻城,勝負至今未定,傷亡極重。孫氏聲言如三日內不能攻下,他將火燒惠城,令其全毀。據另一報告,大量煤油已運往前線。
7月中旬,孫逸仙由虎門炮臺移來二十二生的大炮兩尊,於13日開始施放轟擊。從城外進行射擊,射擊諸元的調整且不談,因此而誤傷的平民,不比粵軍士卒少。不過這裡其實也不存在誤傷,皆因城內民眾無一不是孫黨的死敵。
根據戰後周華收集回來的資訊,鍾泱和陳澤都瞭解到了實情。惠州之能久守,是因劉震寰部下桂軍之殘酷行為。當劉系桂軍於5月20日和6月初兩次攻下博羅時,全城被毀,居民不是被殺,便逃往四鄉,成為死城。惠州居民怕遭到同樣命運,故不肯投降。但城內糧食缺乏,已成饑荒情況。
9月下旬,孫中山乘座艦至惠州梅湖,登岸後,赴飛鵝嶺與桂軍各將領籌劃進攻惠州城的策略,又到梅湖重炮陣地,親向惠州城發炮六發。以孫哥的道德情操,凡與之作對的,無論什麼人,都是敵人。
用大炮轟炸平民,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先是,7月下旬,粵軍林虎,洪兆麟,陳炯光,鍾景堂等部在閩南反攻臧致平軍。8月初旬,佔漳州,進迫廈門。8月下旬,陸續調回東江戰線。10月下旬,粵軍分三路總反攻:右翼林虎率領黃業興,黃任寰,王定華,劉志陸等部由河源分撲回龍,埔前,古竹一帶。
中路葉舉與左翼洪兆麟聯合,直接解惠州之圍。葉舉率領陳炯光,鍾景堂,熊略等部由白芒花進攻包圍惠州的孫軍。洪兆麟率領尹驥,李雲復兩部由三多祝斜上惠陽夾攻。27日,孫軍不支,紛向博羅,樟木頭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