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我輕輕嘆了口氣,掀開簾子,眼簾忽然闖進三個大字:花滿樓。
那是路邊新開的一間頗為雅緻的小飯館。我看著那塊古香古色的牌匾,心情忽然好了起來,對小如笑道:“如果這裡有幾匹馬,那就是《陸小鳳》中的場景。”
有人說,世界上輕功最高的,既不是陸小鳳,也不是司空摘星,而是曹操。
因為說曹操曹操到。
我的話還沒落地,耳邊就已經傳來了馬匹的嘶鳴聲。往旁邊一看,飯館左側的樹上恰恰繫著六匹神駿的白馬。
我再也忍不住,想到陸小鳳、司空摘星和曹操比輕功的樣子,立即哈哈大笑起來。
小如鬆了口氣,也跟著笑了起來。
“我們在這裡吃飯,你先去跟劉管事說一聲,讓他們預備著。”我吩咐車伕小李。
“花滿樓”的規模雖然不大,但卻十分乾淨。大廳裡擺了六張桌子,只有一個老翁坐在左手的一張桌邊喝茶。後面兩扇屏風連在一起,人影閃動,應該是那六匹寶馬的主人。
我和小如選了一張靠窗的桌子,點了一盤油燜春筍,一盤荷葉粉蒸肉,一盤清蒸鰣魚,外加一份吳山酥油餅,一壺龍井。
我眼睛一轉,忽然瞥到那老翁手指修長整潔,一點也不像是一雙老年人的手,頓時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只見他穿一襲乾淨的青衣,料子不見得是上好,但是看上去舒適大方。最讓人訝異的是他面前那個用布包裹了大半的琴,琴身斑斕蘊華,尾部更是有隱約的焦跡。
我的心突然一動。記得《後漢書。蔡邕列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有一個吳國人燒桐木煮飯,蔡邕路過時聽見燒火的聲音很響,知道一定是上好的木料,便要了過來,用這段已經燒了一截的桐木作了一張古琴,琴音美妙。琴的尾部留下了燒焦的痕跡,人稱“焦尾琴”。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儲存在皇家內庫之中。300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
據後來的《列朝詩集小傳》記載,焦尾琴被明朝的王逢年收藏在家,可是他得到了這張琴後,家道一天不如一天,於是將琴獻給王敬美以換數畝薄田。數天後來回復說:“這焦尾琴真是件神物。昨夜風清月白,我取出焦尾琴焚香彈奏。天上忽來雙鶴挾琴飛去,不見蹤跡。”從此無人再見到這張古琴了。
古人應該不會像我們現代人一樣喜歡造假。
我掙扎許久,終於拿定主意。
我整了整衣衫,走到他的桌前,鞠躬問道:“不知老先生是否姓王?”
他置若罔聞,只低頭喝茶。店小二吃驚地看我一眼,連忙溜到一邊去了。
我繼續發揮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超強的公關能力,笑道:“我與王老先生一見如故,相逢不如偶遇,不如就讓我做個東,請您喝杯水酒。”
話一出口,周圍的眼神更加奇怪了,甚至屏風後面也射來幾束目光。
他這才拿正眼看我,見是一個笑臉盈盈的美麗女子,神情有些不自然,又不好直接拒絕,抿了一口茶,慢吞吞地說道:“我老頭子幾天沒吃飯,又愛喝酒,恐怕要讓姑娘破費了。”
“原來老先生也喜歡喝酒,那真是再好沒有了——古人中小女子最喜歡的就是劉伶。”
他愣了半響,大笑,“好,你這小丫頭倒有些意思,不過我把話說在前頭,到時酒喝多了沒錢付帳,小丫頭可不許哭鼻子。”
我微微一笑,道:“我的銀子如果不夠,就只好用這個來換酒喝了。”說著伸手把頭上的珠釵取下來,對老闆說:“你看我這隻釵夠不夠付酒錢?”
老闆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面目白淨,一臉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