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這些天他在兵部已經收到無數份諜報,大約便都是說大楚各州各郡那些世家大族動靜不小,雖說在明面上也看不出什麼來,可據報上來的訊息,說是這些大族現如今已經開始屯糧,天娘咧,這古語上說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就是講的這個,現如今大楚尚未有戰事發生,為何屯糧,答案自然不言而喻,再說了,州郡不比陵安,陵安無論如何都是在皇帝陛下眼皮子底下,亂也亂不起來,可州郡卻是不一樣了,無數世家大族有枝葉盤根錯節,有些地方甚至這些家族的家規要比大楚律更有用,土皇帝三個字都是當地百姓心照不宣的稱呼,現如今這些世家大族被宰輔大人的新政惹怒,保不齊要做出什麼事來,王同現本來不擔憂這些世家大族能翻起什麼風浪來,畢竟家族私兵再如何厲害,比起來州軍總歸是要略遜一籌,可之前的天軍侯白難離京之後,兵部便一直關心著這位軍侯的行蹤,在得知這位軍侯離京之後便是徑直去往了江南,之後便去到了慶州,再之後便沒了訊息,慶州之地一向是苑家的勢力範圍,雖說怎麼說也在大楚版圖上,可怎麼看,苑家這條地頭蛇在慶州也要比朝廷在慶州說話更管用些。
古來起兵三樣東西必不可少,糧草兵卒加大將。
看樣子,這些世家大族至少已經三得其二。
王同現枯坐在府邸書房,看著一份份諜報,臉色越發難看,最後他讀到白難不見蹤跡之處之後臉色更是發白,他握緊拳頭,看著窗外,自言自語道:“高深,你這是要破而後立?”
與此同時,在陵安城門,有個懸劍的青衫男子,緩緩入城。
入城之處,一處茶攤有兩人默然無語。
等到年輕人走進陵安之後,那面容枯槁的老人才嘆了口氣。
長了一張娃娃臉的年輕人哈哈笑道:“那年輕人現如今多像之前那位劍仙,陵安對這叔侄兩人還真是有些孽緣,不過老宋,對此你不出上一劍,好似一點都不符合守城人這個稱號。”
面容枯槁的老人輕聲道:“現如今能打得過這年輕人的武夫不過一隻手之數,可這之中沒有我,畫孤心倒是在城中,可現如今他只有五分勝算了,等到這年輕人要是能安然出城之時,五分就一分都沒了,那時候天底下能夠和他一戰的,李先生一人而已,當然不排除之後的世間再出幾位第七境,但只要他能扛下李先生,之後的世間風流人物,還是得讓他站在潮頭啊。”
第十六章 早生華髮
大楚沒有哪一座城池比得上陵安城,畢竟是作為一國之帝都的地方,其在大楚百姓以及大楚上下官員的心中,都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因此當宰輔大人的那一廢除蒙蔭制的新政施行以來,就算是大楚上下都呈現出來了有些動盪的形勢,可在陵安百姓的眼裡,並非是什麼大事,作為這座城中的百姓,本來最不該擔心的便是這一類問題,一座王朝歷來就算是動盪或是叛亂,其他地方或許會亂,可這帝都就算是要亂,也該是最後才亂的,再說了,反過來一看這整個大楚百年,就算是北方的北匈南下,亦或者是那場春秋亂戰,皇帝陛下都沒有要將這座城池捨去的意思,因此現如今就算是聽著那些官老爺說這大楚再不太平,在陵安百姓心裡,也不過如此而已。
不過陵安百姓可以對此事不上心,疏諫閣裡大小官員可是面對著現如今的大楚,有些措不及防了,他們跟著宰輔大人在疏諫閣裡這麼多年,期間曾處理過無數關於這座王朝的大事,有許多件政事更是或多或少會導致一些實在不好的後果,可有宰輔大人坐鎮的疏諫閣,這些年來硬生生是一件都沒有發生過,直到現如今這一件。廢除蒙蔭制的政令一朝發出,整個朝堂便開始動盪,從開始的無數舊派官員辭官返鄉,再到現在的大楚上下動盪,有些官員都能遇見大楚之後的走勢,可既然他們都能看出,為何宰輔大人無動於衷,如果說宰輔大人百密一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