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獨自處斷。故此早在十二個時辰前,漢王府便已經派人快馬前往大興傳訊。之後要如何制定諡號,是否擇人承襲唐國公的爵位,還有如何發出海捕文書緝拿兇手等等問題,就都屬於朝廷方面的事了。而在太原這邊,自李淵以下合共二十餘名受害者的遺骸,雖說最後都要送回關中李家祖地去安葬,但在此之前,也萬萬沒有任其裸露不顧的道理。所以,就有了今日楊昭和楊諒叔侄兩個的留守府之行。無論如何,大家都是親戚一場,在情在理,在公在私,他們都好應該過來給李淵上一柱香的。
兩叔侄緩步並肩而行,徑直走進匆匆佈置起來的靈堂以內。一具黑色棺木擺放在靈堂地下,貢臺上立著李淵的牌位。白綢輓聯分別掛於左右,中面則有個大大的“奠”字。香火繚繞之間,悽悽切切的抽泣聲不絕於耳。舉目環顧,但見數十名年紀老少不等的女子,人人披麻帶孝地跪在靈堂之上,一邊低聲啼哭,一邊將紙錢放進燃燒的銅盤裡。如此情景,使人觀後不禁為之惻然。
漢王與河南王兩位無論身份位望,都並非旁人可比。故此他兩人甫入靈堂,。那些女子們便紛紛勉強止了啼哭,哽咽著上前見禮。漢王擺擺手,神情肅穆地從旁邊司儀禮官手中接過線香,向李淵靈位拜了三拜。論輩分,楊諒是李淵的表兄弟,故此拜祭時無須下跪。楊昭的輩分則晚了一輩,雖然所封王爵比國公為高,但終究敬他人死為大,所以就用蒲團墊著跪下,同樣手捧線香拜了三拜,卻也無須磕頭。
兩叔侄行禮既畢,各自起身退開。那群李氏女眷當中,有位年紀看來在眾人中最長,身著誥命禮服,眉宇和獨孤皇后有幾分相似的老婦人,手柱柺杖,顫顫巍巍地走近而來,道:“李門獨孤氏,見過漢王、河南王。兩位王爺屈身光降,老身實在不勝感激。老身那可憐的孩兒與孫兒泉下有知,也可瞑目了。”言畢,便要向他們恭身為禮。漢王急忙上前半步,伸手攙扶住那老婦,沉聲道:“咱們都是一家人,表兄不幸遇害,我這個做表弟的,未能立刻捉到兇手以拜祭表兄在天之靈,心中已經甚是不安。姨母再如此客氣,可當真要折殺甥兒了。請起,快請起。”
這位老婦人,便是李淵之母,獨孤信之四女,當今獨孤皇后的親生姐姐唐國夫人了。她們兩姐妹向來感情最好,當初楊堅還沒有登基建立大隋朝的時候,兩家人經常私下裡互相走動,唐國夫人對楊廣等五兄弟也是照拂有加。後來楊堅稱帝而入住太極宮,少不免就有了許多規矩,兩家人的來往這才逐漸減少。但幼年情義始終長在心頭。如今楊諒見了這位姨母,絕不敢因為自己是王爵皇子的身份,就有絲毫託大不敬。
唐國夫人被楊諒攙扶住了拜不下去,也就只好作罷。她悽然嘆了口氣,抬首將目光移到楊昭身上。楊昭以往從未見過這位姨婆,但看她模樣與自己皇祖母有五六分相似,加上念她同時死了兒子和孫子,境況堪憐,故此心中亦甚是同情。此刻看唐國夫人目光掃到自己,小王爺當下便推金山,倒玉柱,畢恭畢敬地揖拜道:“甥孫楊昭,見過姨婆,請姨婆節哀。表叔和表弟這次不幸遇害,歸根究底,其實都要怪我救援不力。假若我能夠早到半日的話,或者……可能就……”頓了頓,又道:“甥孫今日在此當天發誓,定要把那行兇的妖孽捉拿歸來千刀萬剮,以慰表叔和表弟在天之靈。假若言出不踐,教我身受五雷轟頂。”
楊昭當眾發下如此重誓,登時人人側目。唐國夫人甚是感動,連連點頭道:“好孩子,好孩子。難得你有這份心,快起來吧。”她頓了頓,卻又搖頭嘆道:“唉~~報仇雪恨什麼的,其實還在其次。眼前最重要的,卻是……”言尤未畢,忽然止住不再說下去,改口道:“老身有幾句說話,想要私底下向漢王、河南王訴說。兩位假若不急著回去的話,請往後堂奉茶,如何?”
楊昭和楊諒兩叔侄,身上反正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