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小傳: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浙江錢塘人。有《清真居士集》,後人改名為《片玉集》。
宋徽宗趙佶:玉京曾憶昔繁華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十二, 24歲的哲宗皇帝突然死亡。身為母親的向太后哭得很傷心,因哲宗無後,只得從神宗諸子中選擇繼承人。她找來宰相章淳和曾布,提出想立神宗十一子端王趙佶為帝。因為她覺得,趙佶聰明多才,又性情溫順,會是一個好皇帝。
宰相章淳一聽,悍然反對,大聲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向太后嚇了一跳,頓時更加六神無主、傷痛欲絕,眼淚一下就掉下來了。
“章淳住口,你的這番議論,令人驚駭,何等居心!”副宰相曾布何等機靈,馬上呵斥章淳,再向太后俯首,低眉示好:“我們做臣子的,一切都聽太后處分!”
就這樣,端王趙佶成為了宋徽宗。趙佶即位後,自然也沒有“忘記”“照會”章淳和曾布:曾布被任命為宰相,而章淳則被尋了個不是,貶得遠遠的。
章淳當年緊跟王安石變法,一向飛揚跋扈,宋人對他毫無好感,後人甚至將他列進了“奸臣傳”。然而,“奸臣”章惇對趙佶的評價,卻非常不幸地言中了!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趙佶即位後的表現,又怎一個“輕佻”了得!
亡國之後,趙佶在金國的囚禁期間,作了一首《臨江仙》,懷念昔日富貴奢華的生活,也表達自己的哀愁困頓:
“過水穿山前去也,
吟詩約句千餘。
淮波寒重雨疏疏。
煙籠灘上鷺,人買就船魚。
古寺幽房權且住,
夜深宿在僧居。
夢魂驚起轉嗟吁。
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
從萬乘至尊到階下囚,趙佶的悽苦可想而知,“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字字啼血,片片啼痕,往事只堪哀。
趙佶也曾對亡國的原因進行反覆思考,但得出的結論卻是,“社稷山河都為大臣所誤”,自己根本沒什麼責任。
瞧,趙佶這個人,就是這般“黑色幽默”!
趙佶被人稱為“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昏君”,其實一點也不昏庸,倒是極端聰明,“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踢球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說”,尤其酷愛書畫,人稱“書畫皇帝”,至今有價值連城的書畫流傳於世。他創造的“瘦金體”獨步天下,今日的“仿宋字”就是仿他的字型。他曾在宮裡建成了中國第一個畫院,親自給學員們上課和批改“作業”,《清明上河圖》就是在他的支援下完成的,並在圖上親筆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在中國書法史和美術史上,趙佶都享有無可爭辯的崇高地位。
可惜,趙佶聰明絕頂,甚麼都會,就是不會做皇帝。
身為皇帝的趙佶,做了許多荒唐、荒謬之事而不自知。
比如他崇奉道教,幹了不少蠢事。當年哲宗皇帝無子,曾向道人詢問子嗣,道人徐神翁只書“吉人”兩字。趙佶為帝后,認為“吉人”兩字剛好射中自己的“佶”字,於是對道教情有獨鍾,經常請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認為不吉利,他就改稱10月10日;他的生肖為狗,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內屠狗。他自號為“教主道君皇帝”,凡是尊道之人和道教中人,均受寵無比,沒來由地提升官階。
作為一個浪漫的藝術家,趙佶揮霍無度,窮奢極欲,也寬容不遵紀守法的浪漫藝術家。大書法家米芾目無尊禮,對皇帝及內侍均不恭敬。趙佶稱讚說:“對俊逸之士,且勿用禮法來拘束。”
他自己就更加不守禮法